交泰殿

编辑
本词条由“小小编” 建档。
交泰殿(英文名:Hall of Union and Peace),北京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交泰殿殿名取自《易经》,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满"之意。在始建紫禁城时,没有交泰殿,至于它建成的具体时间历史书上记载不详,大约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明朝,交泰殿最开始的功能其实是作为皇帝退朝后的燕息之处,即睡觉的地方,也曾经是皇后的寝宫,有记载交...

交泰殿(英文名:Hall of Union and Peace),北京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

名称由来

编辑

交泰殿殿名取自《易经》,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满"之意。

历史沿革

编辑

在始建紫禁城时,没有交泰殿,至于它建成的具体时间历史书上记载不详,大约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明朝,交泰殿最开始的功能其实是作为皇帝退朝后的燕息之处,即睡觉的地方,也曾经是皇后的寝宫,有记载交泰殿在明代是帝后离开乾清宫和坤宁宫,过夫妻生活的地方。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紫禁城发生大火,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以及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全部被烧,火灾发生的原因不详。清朝时,交泰殿是皇后过生日时接受朝贺的地方,清代立皇后、授皇后册和皇诞辰礼都在此举行;同时存放二十五宝玺,每年正月,由钦天监选择吉日吉时,设案开封陈宝,皇帝来此拈香行礼。清世祖所立“内宫不许干预政事”的牌曾立于此殿。皇帝大婚时,皇后的册、宝安设殿内左右案上。每年春季祀先蚕,皇后先一日在交泰殿查阅采桑的用具。顺治十二年(1655年),进行了重修。康熙六年(1667年)动议修缮太和殿,次年十二月,交泰殿、坤宁宫峻工,外朝内廷完成了基本改造。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皇帝把象征皇权的二十五玺收存于此,遂为储印场所。清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发生了一场大火,火势蔓延至交泰殿,使其遭受了严重损毁;清嘉庆三年(1798年)重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按照新的博物馆定位和规划,故宫博物院充实展览内容,调整完善院内展览,确立了原状陈列与专题陈列相结合的陈列展览格局,在紫禁城中轴线上的三大殿、后三宫以及西六宫设计宫廷史迹原状陈列,其中交泰殿便被设置为宫廷生活原状陈列。1961年3月4日,包含交泰殿在内的故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特征

编辑

交泰殿形状为正方形,进深和开间均为3间,高度20.6米,建筑面积424平方米。殿顶为单檐四角攒尖,覆盖着黄色的琉璃瓦,梁枋上装饰着龙凤和玺彩画。

方位布局

编辑

方位

交泰殿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是北京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处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位于故宫的中轴线上,属于内廷中心建筑。

交泰殿

布局

交泰殿处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位于故宫的中轴线上。交泰殿四面明间设有门,门上装饰着三交六椀菱花和龙凤裙板隔扇门,各有4扇。南面次间装有槛窗,而其他三面次间则是墙壁。殿内顶部有一个盘龙衔珠藻井,地面则铺满了金砖。明间中央摆放着宝座,上面悬挂着康熙帝御书的“无为”匾。宝座后面还有一面板屏,上面刻有乾隆帝御制的《交泰殿铭》。东次间放置着壶滴漏,但在乾隆年后就不再使用。西次间则设有一台大自鸣钟,宫内的时间都以此为准。

交泰殿

交泰殿内部

重要文物

编辑

铜壶滴漏

铜壶滴漏位于殿内东次间,为乾隆年制,高约5米,包含5个铜壶。铜壶依次名为日天壶、夜天壶、平水壶、分水壶和受水壶,用于调控水流速度。受水壶内,有一小铜人持"漏箭",箭上刻有昼夜时刻。壶内设有铜鼓形箭舟,水涨则铜人浮,箭亦随之上升。一昼夜后,水满箭尽,泄水重灌,每日由两人专职管理。乾隆后,西洋自鸣钟盛行,此铜壶滴漏渐被弃用。

交泰殿

大自鸣钟

明代的时候,一个叫利玛窦的意大利人来到中国,带来了会自动打点报时的钟,也就是大自鸣钟,后烧毁,现陈列的版本是嘉庆三年仿照明代大自鸣钟的款式做的,钟为楼形木柜,饰刻缠枝莲纹,黑漆描金,格古朴。自鸣钟分三层,高大厚重,上弦一次可以连续走一个月。报时声音明朗浑厚,可传至乾清门外。这座大自鸣钟成为宫内计时的标准。

交泰殿

无为匾

“无为”二字的匾位于交泰殿宝座后面,匾上右侧有“圣祖御书”四个字,圣祖就是康熙皇帝。左侧有落款,写着“乾隆六十二年丁巳御笔恭摹”, 表明这是乾隆皇帝在乾隆六十二年模仿他爷爷康熙皇帝的笔迹写的。

交泰殿

二十五宝玺

二十五宝玺为清代乾隆皇帝指定的代表国家政权的二十五方御用国宝的总称。二十五宝玺平时密藏于紫禁城交泰殿的宝盝中,一宝一盝。这二十五方印章,质地不尽相同,有金、玉、檀木等。大小也不一致,大的边长有19.2厘米,小的每边长6.8厘米。有两方"皇帝之宝",内容一样,但书写文字不同。一方是满文印,另一方是满、汉文豪书印。二十五方印章,每一方印章的使用范围都有明确规定,内容涉及皇位的继承、大臣的任命、征战、赏赐等方面。

开发与保护

编辑

清朝,从康熙皇帝开始,就在故宫内设置了二百多人的防火班。此外,清朝时期,故宫内还配置了云梯、火钩、激桶、木制抬龙等多种防火工具。1955年起,故宫博物院开始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来进行防雷。交泰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设置为宫廷生活原状陈列,曾密藏于紫禁城交泰殿的宝盝中的二十五宝玺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中。1961年3月4日,包含交泰殿在内的故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5月18日,交泰殿等六大宫殿设置了人工照明。2017年5月12日起,故宫博物院对交泰殿等区域原状陈列照明进行维修,维修期间,区域的室内照明服务暂停。

相关作品

编辑

《文化大百科》故宫掠影

2013年8月,中央电视台《文化大百科》故宫掠影介绍交泰殿。

百科词条作者:小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pedia.cn/350211/

(21)
词条目录
  1. 名称由来
  2. 历史沿革
  3. 建筑特征
  4. 方位布局
  5. 方位
  6. 布局
  7. 重要文物
  8. 铜壶滴漏
  9. 大自鸣钟
  10. 无为匾
  11. 二十五宝玺
  12. 开发与保护
  13. 相关作品
  14. 《文化大百科》故宫掠影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