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工业革命

编辑
本词条由“小小编” 建档。
第一次工业革命,狭义的概念是指18世纪中叶发生在英国的以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良为标志的重大技术变革;广义的概念包括英国工业革命以及之后发生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组织形式重大变革。18世纪中叶,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应用,使人类第一次摆脱了自然力的束缚。以此为标志,人类开启了工业化时代。光荣革命后工业革命前,英国正处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关键历史时期。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后,在英国创建了资本主义制度,颁行了资...

第一次工业革命,狭义的概念是指18世纪中叶发生在英国的以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良为标志的重大技术变革;广义的概念包括英国工业革命以及之后发生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组织形式重大变革。18世纪中叶,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应用,使人类第一次摆脱了自然力的束缚。以此为标志,人 类开启了工业化时代。

产生背景和条件

编辑

光荣革命后工业革命前,英国正处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关键历史时期。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后,在英国创建了资本主义制度,颁行了资本主义政策——尤其是议会圈地、财政金融改革、国内外贸易这三大政策,加速了英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工业革命在英国的诞生。

英国纺织业的发展

欧洲文艺复兴后,佛罗伦萨的纺织技术开始进入英国,英国的纺织业也随之蓬勃发展。纺织业的兴盛推动了羊毛价格的不断上涨,引发了大规模的占领公社和农民土地的“圈地运动”,大量失地农民为纺织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此前的地理大发现开拓了海外市场,刺激了英国工业产能的扩大;为了扩大本国产品在海外市场的份额,英国的纺织业被迫进行技术革新,约翰·凯伊发明了飞梭,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导火索开始点燃;接下来珍妮纺纱机和蒸汽机陆续问世,资本主义工业的大幕徐徐开启。

第一次工业革命

1700年到1800年期间英国纺织业的发明数量

而当时的欧洲大陆仍处在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统治下,农奴制盛行、邦国林立,这些都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有大量遭受教会打压的新教徒纷纷逃往英国,其中有大量熟练工匠也把先进的技术带到了英国,提升了英国的技术水平;加上英国一直奉行重商主义政策,又进一步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并为接下来的工业化生产积累了大量的外贸盈余;还有一点尤为重要,就是英国已经实行的大土地制,有效遏制了小自耕农生产方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彻底清除了障碍。

英国向资本主义过渡

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为了毛纺织业发展的需要,在资产阶级主导下,英国的圈地运动开始了“议会立法圈地”的阶段——到1793年之前,英国议会就通过了1611个圈地法案;到19世纪初,圈地已超过500万英亩。大量土地被集中、被转化成资本,资本主义大农业迅速发展,英国的自耕农阶层随之被消灭。被剥夺土地的农民,被迫进入工厂、大农场、大牧场,在成为雇佣工人的同时,也形成了庞大的消费群体,为资本主义工业培育了国内市场。这些首先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接着推动了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演进,最终催生了工业革命。“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进一步限制了国王的财税大权——法案规定:“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同时,为了保护私有财产还将征税对象改为利得收益,提高了资产阶级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在确立新税收制度的同时,英国还于1714年设置了财政署(后发展为财政委员会),加强对国库的监管。这些政策提高了政府的信用、使国债制度更加成熟有序。随着有产阶级更踊跃地认购国债,社会资本加速集中到他们手中,其中很多人都成了未来的工厂主;1696年英国开始“硬币大重铸”,回笼成色不足或残缺的旧币,并以法律形式确定了金银的比价。新的货币制度维护了英镑的信誉、稳定了币值和物价、摆脱了通货膨胀、保障了社会的稳定和工业的发展;1694年,英国政府同意英格兰银行私有化,并给予一定的经营特许和区域保护,这吸引了国内外广大投资人对英国银行业的兴趣,地方银行和私人银行纷纷跟进,英国的银行网络随之发展起来。银行家们开始成为疏通资金供需渠道、纾[shū]解生产建设资金短缺的核心力量。

第一次工业革命

《权利法案》文稿

英国国内市场的统一

1707年,英格兰和爱尔兰合并组成了大不列颠王国,《关于成立联合王国的联合法令》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取消了国内的关税和贸易壁垒,国内的统一市场由此形成;1761年英国政府开始了运河建设,数年后建成了贯通全国的内河运输网络,狭窄割裂的国内市场在地理上完成了连通,运输成本的降低和物流速度的加快进一步促进了工业的发展;议会立法圈地后,更多失地的农民被迫进入城市,遍布全国的中小城镇逐渐发展成了工商业中心。到17世纪末,英国的城市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1/4以上,伦敦也成了拥有7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居民的收入也显著增长——到工业革命前,英格兰、威尔士等地的人均收入已经达到18世纪初的2倍。城市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进一步扩大了国内市场的容量。

英国海外市场的扩张

资本主义扩张的天性,决定了英国必定要最大限度为其商品开拓海外市场。在1652-1674年间,英国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成功取代了荷兰的商业霸主地位,构建了北海市场体系并取得了西北欧的贸易主导权。“光荣革命”以后,英国的资产阶级更加积极地推动海外市场的争夺战——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4年)后,英国根据《乌特勒支和约》取得了直布罗陀海峡和地中海的控制权,以及在西属殖民地奴隶和商品的贸易权。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后,英国夺取了法国在中美、北美、印度的大片殖民地;到18世纪后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其殖民地的面积为1100万平方公里,殖民人口达1. 5亿;相应地,18世纪末英国的出口额也接近1720年的4倍,达到5540万英镑;而英国对殖民地的贸易额与其外贸总额的占比,也从16世纪末的15%的猛增到1780年的33%;英国在向殖民地高价倾销商品的同时,还廉价甚至免费攫取原材料。这些促进了国内工业的发展,也加速了工业革命的产生。

第一次工业革命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图画

面对激增的国内外市场需求,英国的手工劳动根本无法满足,对机器的需求开始成了时代的命题。1754年英国专门成立了“技艺、制造业及商业奖励会”,以奖励机器的发明。一系列发明很快在急需人手的纺织业涌现,使棉纺织工业率先实现机械化。

黑奴“三角贸易”的繁荣

1713年《乌特勒支条约》签订后,英国成功建立了欧洲霸权,同时也取代了西班牙成为非洲西海岸黑奴贸易的头号贩子。据保守估计,1701年至1810年英国从西非贩卖的黑奴就超过200万,占前三大贩卖国(英、葡、法)的2/3。英国从贩卖黑奴的“三角贸易”中攫取了巨额的资本原始积累。以利物浦为例,从1709年第一艘运奴船启程开始,到1771年已经开出了I05艘;而仅在1783-1793年间,利物浦开出的贩奴船更是高达878艘,贩奴超过30万人;利物浦依靠黑奴贸易,每年获取的直接净利润接近30万英镑。黑奴贸易为英国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巨额资本的同时,也促进了伦敦、利物浦、布里斯托尔、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大城市的发展。这些又一起推动了各行业的扩大再生产,大机器的广泛应用和不断革新成了全社会的需求。最终,经济繁荣成为新技术研发的物质基础和推动力。

第一次工业革命

罪恶的“三角贸易”

马克思说:“利物浦是靠奴隶贸易发展起来的。奴隶贸易是它进行原始积累的方法”,奴隶贸易“使商业冒险精神达到了狂热,产生了出色的海员,带来了巨额的金钱。”

经过

编辑

技术突变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事件,是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机的雏形初于公元1世纪,1698年用于采煤矿井抽水的蒸气泵开始在英国出现,1712年在蒸汽泵的基础上发明了蒸汽发动机;此后,飞梭和珍妮机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包括纺织业在内的各个行业的技术革新,尤其是动力领域的革命也开始酝酿。1764年,格拉斯哥大学仪器修理工詹姆斯·瓦特,通过改装此前蒸汽机的冷凝器大大降低了能耗,提水的第一代单作用式蒸汽机问世;之后,瓦提继续对蒸汽机进行了根本性的改进,最终在1782年诞生了第二代双作用蒸汽机,不仅效率更高,而且能耗更低。

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机原理图

技术演进

1782年瓦特研制出复动式蒸汽机之后,立即投入了使用,与纺纱机、织布机、滚轧机、鼓机、气锤联动,后来又在其他行业逐步得到推广;在面世后的一年中, 全国就投入使用了66台;两年后, 蒸汽机进入到纺织行业,原本使用水动力机器的工厂逐渐过渡蒸汽动力。英国纺织品产量也在1766—1789年的13年间增长了5倍。18世纪后期,更多的机器开始被发明、改进、推广应用,工业产能也不断提升。手工制作开始被机器生产取代,原始动力也被蒸汽动力取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全面开始,人类开始步入工业化社会。进入19世纪,运输业也开始了蒸汽动力的改造。1803年蒸汽机开始用于轨道机车,1829年史蒂芬孙发明了“火箭”号蒸汽机车,可乘载30位乘客,标志着铁路火车时代的开始;1807年,“克莱蒙”号蒸汽机船成功问世,开启了海洋航运的新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

史蒂芬孙

组织变迁

随着机器生产日益普及,掌握资本的早期资本家开始建造厂房、购置机器、对工人实行集中化生产和管理。作为新生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开始进入人类历史,它有着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首先,资本高度集中,而且固定资产的投资更多。以前的手工作坊/工场的资金主要投向原材料和人工工资,而新兴的工厂需要购置大量的厂房和机器设备,投资中固定资产的比重显著上升。其次,劳动力高度集中,分工协作日益加强。工厂和作坊/工场明显的区别是,机器把分散的劳工集中在一起,按照生产环节进行分工。专业分工和集中协作相结合,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再次,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开始出现。工厂为了保证最终产出的最大化,必然要对分工和协作的过程进行协调和管控。于是规范、纪律、规章、制度开始建立,资本主义工厂制也日趋完善。工厂制的演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马克思对此是这样阐述的:“先经过手工业生产,然后经过工场手工业过渡,最后才实现工厂生产。”工厂制的源头是作坊制和家庭制,雏形则是手工工场。推动它们向工厂演化的力量,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

手工生产作坊

以手工技术要求较高的消费品行业为主,如鞋帽服装、 皮革、木工等,生产规模较小一般3至5人,基本上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内部采取师徒教学而非雇佣形式,作业按产品而非工序分工。18世纪后,简单的机器开始使用,纯手工制造越来越少;此后,一部分手工作坊逐渐转变成手工工场,原来的师傅开始脱离生产成为工场主;当机器全面推广之后,少数有实力的师傅成了早期的工厂主,更多的师傅和学徒则成了工人。

家庭作坊

是原工业化时期主要的生产组织形式,尤其在纺织行业。以乡村的家庭为生产单位,农闲时根据商人的需求、用商人自备的原材料加工,完成后按件计价获取报酬。在蒸汽机普及之后,有实力的商人纷纷建立工厂,家庭作坊的劳工则成为工人。家庭制生产形式最终被全面淘汰。

手工工场

出现于16世纪,在18世纪中叶得到充分发展。主要分布在规模较大、分工合作要求较高的行业,如采矿、冶金、造船、 建筑等。工场主专事组织管理,提供场地、设备、原材料。劳工出卖劳动力获取工资。到19世纪初,绝大部分手工工场被工厂取代。以上这三种生产组织形式在工业革命前是长期共存的,在演化的进程中为工厂积累了资本和劳动力、培养了企业家、储备了市场。到19世纪后半叶,工厂最终完成了对它们的全面替代,工业革命的演进至此也基本完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

手工工场画像

工业化扩散

英国工业革命发端于蒸汽机和煤钢的使用,首先开启了纺织业的技术革命,接着推动了钢铁和机械制造业的创新和升级、直至所有行业包括农业的技术革命。最终英国的技术水平和工业产能都在全球领先。为了保持自己的领先优势,英国一度试图限制先进机器设备的出口。但是随着海外投资的增加,新技术和新设备也不可避免地向外扩散,工业革命的成果也随之输出。欧美等国的工业革命路径和英国大致相同——从纺织业开始,然后带动其他行业的技术升级,直至全行业改造完成。19世纪初,法国纺织业开始引进英国的机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的20年代中期,机器、技术、人才大量输入产业部门,工厂制也迅速扩散开来。1848年欧洲革命后,大机器成为法国主要生产形式,工业总产值增加了两倍,紧随英国之后完成了工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德国纺织业技术革命发生在法国之后。1831年普鲁士已有25万多架麻布织机,莱茵河流域出现了一批工业中心,此后采矿、冶金、机械制造业都迅速发展起来。1834 年建立关税同盟,国内市场逐渐统一。1850年后德国产业革命进入高潮,大型股份公司纷纷创建,尤其是重工业工厂占主导地位,德国工业实现了跳跃式发展。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后,技术革命从棉纺织业开始后又扩展到其它部门。尤其是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不仅带动了美国工农业的发展,而且加强了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19世纪20年代开始修筑运河、30年代开始修建铁路;在工业化的同时农业也同步进行了技术改造,1860年美国农业生产总值比1800年增加了5倍以上。1848年欧洲革命后,荷兰、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奥地利、比利时等国家也陆续进入了技术革命的进程。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开始了工业革命的进程。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工业革命的发展,对资本主义及其运行机制进行系统研究的时机已经成熟。1867年9月14日,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出版,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正如马克思所说:“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与其相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第一次工业革命

马克思

伴随着界资本主义的扩张,东方资本主义开始进入缓慢发展的阶段。18世纪末,土耳其变成了资本主义国家向亚洲扩张的基地和桥梁。1839年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耳其的资本主义发展。19世纪英国工业资本的扩张也为印度以后的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修建铁路、建立英国银行、统一印度货币制度等等。19世纪50年代,美国等列强先后强迫日本开港通商,结果加速了明治维新运动——这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也成为日本的工业革命由此开端。更多亚非拉不发达国家的民族资本主义萌芽,在资本扩张过程中被裹挟进西方的市场体系中,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影响和评价

编辑

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第一次摆脱了自然力的束缚。蒸汽动力和机器的使用和推广,不仅促进了手工业向机器化的转变,而且促进了农业的工业化;蒸汽机不仅在加工制造领域被广泛推广,还在交通领域产生了划时代的变革;蒸汽机的应用又推动了相关机器的改进和发明,最终引发了全社会的技术创新。英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全面的提升,到了18世纪中叶就成了当之无愧的“世界工厂”。1740年英国工业产值为2420万英镑,1770年增至3690万英镑,1800年再增至6820万英镑;到了19世纪4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天然的领先优势加上广阔的海外市场,推动工业产能迅速跃升至全球第一,并保持了近3/4个世纪。在1820-1850年间,英国生产的煤占世界2/3、铁占1/2、钢超过1/2、棉布占1/2、机器占40%,在所有的工程技术方面也遥遥领先。英国从此雄踞全球“日不落帝国”的宝座,保持了一个多世纪。在英国发起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整的演进路径是:“蒸汽机问世和改进——蒸汽机广泛应用——工厂制建立。”工厂制是人类生产组织形式的巨大转变和进步。史学家认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制度为资产阶级提供了创造财富的动力和保障,也为机器化大生产提供了丰富的自由劳动力。工厂制又把机器化大生产的潜能发挥到了极致,从而进一步推动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进程。

科技创新的高潮

工业革命在英国引发了全社会的技术创新。班尼特·伍德克罗夫特(Bennet Woodcroft)指数显示,1750年以后新注册的专利数量大幅度增加,其中工业设备的占比更是一度达到专利总数的45.2%。工业革命后的专利申请,首先从能源和纺织行业开始,随后扩散到农业、酿造、航运、建筑、冶金等各个领域。技术的进步推动了英国工业产能的迅速提升。

1750-1799年英国工业设备专利数量

大卫·兰德斯在《不受约束的普罗米修斯:1750年至今的西欧技术变革和工业发展》中总结说,第一次工业革命从三个方面对人类社会进行了颠覆性的改造:一是机器在效率、精确度、持续性方面对人工的全面超越;二是蒸汽动力在持续性和稳定性方面对自然能力的全面超越;三是新材料对生物物质的全面替代,最突出的是铁替代木材使商品的性能有了质的提升。

自由贸易体系的建立

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既有的市场根本无法容纳机器化工业的产能,英国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在全球开拓市场。工业革命前英国创建的现代财政金融制度,最突出的创新就是建立了高效稳定的融资系统,英国的融资渠道开始扩张到国外,英镑也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支付手段。伦敦逐渐取代阿姆斯特丹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英国的金融霸权开始确立。这些都促使英国开始加强海军的建设,致力于海外扩张和构建自由贸易的殖民体系。工业革命不仅为此提供了资金和物质基础,还为此进行了技术上的准备。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英国海军在技术装备、组织结构、后勤保障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战斗力得到了整体的迭代提升。这些从根本上保证了英国在拿破仑战争中取得海上的胜利,从而进一步夺取了全球的制海权。1815年拿破仑战争后,英国以海权为基石、以维护欧陆战略均势为目标,主导建立了欧洲的“维也纳体系”。英国的海权观念和海洋战略也开始调整:不再追求通过战争毁灭对手,而是凭借绝对优势加以威慑,再辅之以沟通和协调,竭力维护和平稳定的全球秩序;同时还积极倡导海洋开放、打击海盗,确保国际贸易的安全自由。英国此时的首要任务,就是维护海上航运的安全畅通和伦敦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新的海洋战略产生了显著的成果,最直观的指标就是英国的外贸额,仅在1760-1810年间就增长了3倍多。

1760-1819年英国对外贸易(单位:千英镑)

学界认为,1815拿破仑战争年后英国主导的世界秩序,基本特征是稳定、威慑、全球性;本质是基于英国海权战略威慑下的和平,是维护自由贸易和欧洲大陆均势的海洋霸权;根本出发点是凭借英国在军事和经济上的绝对优势,维持英国的海外市场、原料产地、贸易网络、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随时制服任何潜在的竞争对手,消除任何可能威胁英国利益的挑战,保证英国的经济利益在全球任意扩张。此时的英国,在坚持“孤立主义”的传统避免卷入欧洲战火的同时,也在全球大力开拓殖民地打造商业帝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曾在《工业与帝国》一书中,对此进行了总结:“随着工业革命的渐次展开,英国展露出一个现代世界第一强国的面目。”

全球分工体系的构建

伊丽莎白一世之后的英国,殖民扩张一直以军事占领和贸易垄断为重点。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思想开始盛行,最具代表性的是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受到资产阶级的广泛追捧。亚当·斯密在书中直指此前的殖民政策是英国沉重的负担;今后的海外战争应该把经济扩张作为根本目的;因此,他强烈呼吁在殖民地开展自由贸易。英国政府也很快认同,海洋战略重心也转向保障海外贸易的持续扩张。尽量避免战争和对抗,转而控制有战略意义的殖民地、并在此修建海军基地和贸易中转站、实现对海洋的有效控制;英国的殖民扩张也开始由商人、社会精英等社会力量主导,政府则在背后提供资金、人员、资金、武装力量等方面的支持。这保证了英国得以持续拓展市场和获取资源,以满足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产能,另外也为新的扩张政策披上了“和平”外衣。

第一次工业革命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英国在殖民地倡导自由贸易实现经济扩张的同时,也向欧美等试图追赶的国家鼓吹自由市场原则——英国一面打着“自由、开放”的旗号,一面通过税率、关税、补贴等经济手段,保护本国的生产和出口。英国经济学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迟滞其他国家的追赶。1843年英国废除《谷物法》,向德、美等国开放农产品市场,引导它们放弃发展制造业,成为蹲守在产业链下游的原材料出口国;英国则继续主导工业品市场,据守在产业链的上游。自由市场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大卫·李嘉图关于比较优势的自由主义经济学。该理论认为,每个国家都应该加入国际分工体系,并根据自身的天然禀赋找准位置,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的比较优势,实现产出最大化和互利共赢。凭借这套理论,英国成功地把当时的主要大国都纳入到自己主导的国际分工体系中。英国居于体系的中心,把持着规则制定权和分工主导权,是金融产品和工业产品的提供者;欠发达国家居于外围,是原材料或初级产品的提供者,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权力体系初具雏形;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东欧、南亚、拉美等殖民地也陆续被纳入这个体系的边缘。有学术观点认为,英国宣扬的比较优势和国际分工理论,本质上是巩固自己领先地位和不对称优势的工具,不过披上了自由贸易的外衣罢了。英国在工业革命后主导构建的国际分工体系,实际上是打着互利共赢的口号,实现经济霸权的工具。

列强殖民的新高潮

在工业革命前,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欧洲列强受限于陆战技术和装备水平,还无法深入殖民地大陆的腹地。工业革命后,技术成果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极大提升了英法等资本主义强国军队的机动能力和装备水平。1746年,法国仅靠不到300名士兵和雇佣军,就轻易打败了印度军队10000多人,占领马德拉斯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法军已经装备了隧发枪,杀伤力和威慑力大大增强;而英国凭借工业革命的先发优势,率先在经济军事实力上与列强拉开了距离,并打败法国夺取了法属北美、新西兰、印度等殖民地;又通过控制先进战略产业、商业运输通道、贸易支付和结算机制等,掌控了全球经济权力杠杆,从而建立起全球的经济霸权和“日不落帝国”的全球殖民体系。不过,技术的传播和工业革命的扩散是无法逆转的,德、美、日等国此后也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并掀起了在全球抢占殖民地的新高潮。有学界观点认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打破了此前国际权力分配的基本均衡态势,而且在以后的进程中失衡日益加剧影响日益加强。资本主义列强在19世纪中期开始的殖民地争夺战争,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持续发力的结果。另一方面,工业革命在一国国内首先是引发某些工业部门的创新,从而产生了先行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落差,这种落差迫使其他部门不得不跟进创新,最终完成对各行业的全面技术升级。这个创新引领和跟进的过程就是长周期的增长期,随着技术升级的全面完成和创新动能的日渐衰竭,长周期也就逐渐进入了衰退期。下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启动,则要等待革命性新技术的出现。约瑟夫·熊彼特和康德拉季耶夫创立的经济周期理论,正是基于对工业革命中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路径的研究。这些理论为我们考察经济提供了更宏观的新视角,也让我们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一国的影响,不仅会带来应用层面的改进,更会引发颠覆性的革命。

百科词条作者:小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pedia.cn/349883/

(91)
词条目录
  1. 产生背景和条件
  2. 英国纺织业的发展
  3. 英国向资本主义过渡
  4. 英国国内市场的统一
  5. 英国海外市场的扩张
  6. 黑奴“三角贸易”的繁荣
  7. 经过
  8. 技术突变
  9. 技术演进
  10. 组织变迁
  11. 手工生产作坊
  12. 家庭作坊
  13. 手工工场
  14. 工业化扩散
  15. 影响和评价
  16. 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革命
  17. 科技创新的高潮
  18. 自由贸易体系的建立
  19. 全球分工体系的构建
  20. 列强殖民的新高潮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