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季连

编辑
本词条由“小小编” 建档。
刘季连(约公元5世纪-505年),字惠续,彭城人,南朝宋皇族成员,南朝齐时期官员。他是宋武帝刘裕的族弟刘思考之子,曾任南齐时期的多个重要职务,包括尚书左丞、平西江夏内史、平南长沙内史、冠军长史、太子中庶子等。在南齐末期,他曾试图割据益州,对抗梁武帝萧衍,最终失败并被俘虏至京师建康,后被赦免为平民。然而,他在出城时遭到仇家兰道恭的报复性杀害。刘季连出生于彭城,他的父亲刘思考是宋高祖刘裕的族弟,曾在宋...

刘季连(约公元5世纪-505年),字惠续,彭城人,南朝宋皇族成员,南朝齐时期官员。他是宋武帝刘裕的族弟刘思考之子,曾任南齐时期的多个重要职务,包括尚书左丞、平西江夏内史、平南长沙内史、冠军长史、太子中庶子等。在南齐末期,他曾试图割据益州,对抗梁武帝萧衍,最终失败并被俘虏至京师建康,后被赦免为平民。然而,他在出城时遭到仇家兰道恭的报复性杀害。

人物生平

编辑

早期经历

刘季连出生于彭城,他的父亲刘思考是宋高祖刘裕的族弟,曾在宋朝担任金紫光禄大夫。刘季连因其家族背景而在年轻时担任了一些清廉的官职。南齐建立后,齐高帝萧道成为了巩固政权,下令诛杀与宋皇室关系紧密的亲属,刘季连也在名单之中。幸亏太宰褚渊极力为其辩护,使得刘季连得以免于一死。

南齐任职

在南齐初期,刘季连先后担任了尚书左丞、平西江夏内史、平南长沙内史、冠军长史、广陵太守等职位,并一度代理府州事务。后来,他又被任命为太子中庶子。在建武年间,他还担任了平西将军萧遥欣的长史、南郡太守。由于齐明帝萧鸾的几个儿子年纪尚幼,他对外依靠的是萧遥欣及其兄弟,对内则是依赖太后之弟刘暄和内弟江祏。萧遥欣在江陵担任刺史期间,广泛招募宾客,为自己培养势力,这让齐明帝感到不安。刘季连也因此受到萧遥欣的羞辱,对此他心怀不满,暗中向齐明帝报告萧遥欣有不轨行为,齐明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将萧遥欣改封为雍州刺史,转移到襄阳。

益州刺史

497年(建武四年),齐明帝为了牵制萧遥欣,任命刘季连为辅国将军、益州刺史,让他占据了萧遥欣上游的位置。刘季连的父亲曾在宋朝担任益州刺史,尽管政绩平平,但在益州地区享有较高的声誉。刘季连上任后,积极走访地方耆老,安抚新旧官员,对于父亲时代的老官员,他也表现出深切的关怀。他还推荐了遂宁人袭惬担任府主簿,袭惬是袭颖的孙子,出身名门,品德高尚,因此得到了刘季连的重视。

蜀中动乱

499年(永元元年),随着南齐内部的动荡加剧,刘季连也开始变得骄横自满。他原本是以文官著称的人物,此时却变得更加猜忌和专断,导致当地人心生不满。同年九月,刘季连借机征发五千人丁,声称是为了演习军事,实际上是由中兵参军宋买率领攻打中水。穰人李托事先有所察觉,成功防御了这次攻击。宋买败退后,益州各地相继爆发了叛乱。当月,新城人赵续伯杀死五城县令,驱逐始平太守。十月,晋原人乐宝称、李难当杀死晋原太守,分别自称南秦州刺史和益州刺史。十二月,刘季连派遣参军崔茂祖率兵两千前往讨伐,但由于天气异常寒冷,叛军聚集在一起,阻塞道路,导致崔茂祖的部队遭受重大损失,几乎全军覆没。500年(永元二年)正月,新城人帛养驱逐了遂宁太守谯希渊。三月,巴西人雍道晞率领一万多名叛军逼近巴西郡,自称镇西将军,建国号称建义。巴西太守鲁休烈与涪县县令李膺共同守城,刘季连派遣中兵参军李奉伯率兵五千前去解围。李奉伯到达后,与巴西郡兵合力击败并捕获了雍道晞,在涪县街头将其斩杀。随后,李奉伯独自领兵深入巴西郡东部,继续追剿余下的叛军。李膺曾建议李奉伯暂缓行动,以免陷入危险,但李奉伯并未听取,结果在山中遭遇惨败,被迫撤回益州。六月,江阳县人程延期谋反,杀死太守何法藏。鲁休烈担心自身安全,逃离巴西郡,投靠了巴东国相萧慧训。十月,巴东人赵续伯再次谋反,拥戴同乡李弘为圣主,宣称拥有神授的玉玺,应该在蜀地称王。此举吸引了众多无知的追随者。刘季连亲自出兵讨伐赵续伯,派遣长史赵越常作为先锋。赵越常战败后,刘季连又派遣李奉伯从涪路出击。李奉伯的另一支部队从潺亭出发,与主力部队在城中会合,一举攻破了赵续伯的防线,将其斩杀。

抗梁

502年(天监元年)春天,梁武帝萧衍派遣陈建孙带着刘季连的弟弟刘子渊和他的两个儿子前往益州,传达皇帝的旨意以示慰问。刘季连接到消息后,开始准备返回建康。萧衍任命江陵的齐和帝西台属下将军邓元起为益州刺史。邓元起是南郡人,刘季连在他担任南郡太守时,两人之间有过嫌隙。邓元起的典签朱道琛曾是刘季连府都录,因犯罪被刘季连打算处死,但他逃脱了惩罚。朱道琛建议邓元起先派人前往益州,沿途迎接刘季连,以防万一。邓元起同意了这个计划。朱道琛到达益州后,态度粗鲁,抢夺物品,引起了人们的恐慌。人们传言邓元起到达成都后一定会杀死刘季连,这种说法也让刘季连深信不疑。司马朱士略劝说刘季连,提出自己愿意前往巴西郡。朱士略留下了三个儿子作为人质,刘季连同意了这个提议。刘季连伪造了南齐宣德太后发布的命令,宣布起兵造反,并逮捕并处死了朱道琛。刘季连还写信给朱士略,同时召唤李膺前来。李膺和朱士略都没有接受刘季连的邀请。当使者返回成都时,邓元起已经在巴西郡集结了兵力。刘季连杀害了朱士略的三个儿子。502年(天监元年)六月,邓元达到达巴西郡,刘季连派遣部将李奉伯抵抗。双方交战,各有胜负。李奉伯战败后,撤回成都。刘季连关闭城门,固守成都。邓元起逐渐包围了成都。同年冬季,刘季连的城局参军江希之策划献城投降,但未成功,被刘季连处死。益州的动乱持续了两年,成都城内的粮食已经消耗殆尽,每升米的价格高达三千钱,甚至有钱也买不到食物,许多人饿死或被杀食。503年(天监二年)正月,梁武帝派遣主书赵景悦前往益州,劝说刘季连投降。刘季连只好脱衣请罪。邓元起将刘季连带到城外,对他表示尊敬。刘季连感慨地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邓元起杀死了李奉伯和其他将领,护送刘季连前往建康。刘季连准备离开时,只有龚惬一个人去送他。

诣阙谢罪

刘季连到达建康后,向梁武帝萧衍道歉。他从东掖门进入,每走几步就跪下来叩头一次,直到见到梁武帝。梁武帝笑着说:“你想效仿刘备,却连公孙述都不如,难道是因为缺少像诸葛亮那样的贤臣吗?”刘季连再次跪下谢罪,被赦免为平民。

出门遇害

505年(天监四年)正月,刘季连走出建阳门,被蜀人兰道恭杀害。在此之前,刘季连在益州时曾杀害了兰道恭的父亲,兰道恭逃到建康,终于为父亲报仇。

轶事典故

编辑

刘季连在益州割据一方,企图凭借手中的十多万兵力恢复宋朝的统治。然而,由于志大才疏,益州各县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经过三年的努力,他才平定了这些叛乱,稳定了蜀地的局面。当他被梁武帝萧衍派来的军队击败后,刘季连被送往建康,面对梁武帝时,他每走几步就会跪下叩头,以此表示歉意。梁武帝笑着问他:“你想成为刘备,却没有诸葛亮这样的智囊,这是为什么呢?”刘季连再次跪下谢罪,被赦免为平民。

百科词条作者:小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pedia.cn/350311/

(26)
词条目录
  1. 人物生平
  2. 早期经历
  3. 南齐任职
  4. 益州刺史
  5. 蜀中动乱
  6. 抗梁
  7. 诣阙谢罪
  8. 出门遇害
  9. 轶事典故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