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乐

编辑
本词条由“小小编” 建档。

爵士乐(JazzMusic)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的新奥尔良,它是欧洲裔与非洲裔美国人的音乐相互碰撞后而形成的。这种融合的音乐形式具有独特的特性,其相互间的紧张关系赋予爵士乐难以定义的特性,并变得十分具有挑战性。 尽管爵士乐已经发展了近百年,但关于其为何被称为“Jazz”的原因始终没有统一的答案。有几种可信度较高的传说可供参考,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爵士乐的起源。其中一种说法是,当法国统...

爵士乐(Jazz Music)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的新奥尔良,它是欧洲裔与非洲裔美国人的音乐相互碰撞后而形成的。这种融合的音乐形式具有独特的特性,其相互间的紧张关系赋予爵士乐难以定义的特性,并变得十分具有挑战性。

历史沿革

编辑

命名

尽管爵士乐已经发展了近百年,但关于其为何被称为“Jazz”的原因始终没有统一的答案。有几种可信度较高的传说可供参考,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爵士乐的起源。其中一种说法是,当法国统治新奥尔良时,将香水工业引入新奥尔良,因此有人推测香水是“Jazz”一词的真正来源。有说法认为,“Jazz”一词源于茉莉花香的香水“Jasmine”,当时最流行的香水。此外,新奥尔良红灯区女郎在招呼客人时常用“Jassing it up”来表示涂香水,也被当作某种性暗示。还有说法是新奥尔良一位退休杂技演员在酒吧喝醉后,碰到现场乐队演奏,节奏让他心旷神怡,他喊出“Jass it up,boys!”让其他客人也变得兴奋,酒吧经理便在门口广告中写上“Jass Band”。这位杂技演员也因此找到新工作,每晚压轴时刻负责高喊“Jass it up!”来助兴。这种未命名的音乐获得了“Jass”的称号。尽管关于“Jazz”拼写的变化有很多说法,但第一个使用“Jazz”这个词的人是有据可考的。1917年2月2日,《纽约时报》娱乐版刊登了一则消息,某餐厅在广告中使用了“Jazz”一词。原本餐厅使用的是“Jass”拼写,但常被恶作剧者涂掉“J”字母变成“ass”(屁股),不得已餐厅将“Jass”改为“Jazz”,这是“Jazz”作为爵士乐的代名词首次登上历史舞台。

发展史

爵士乐最初是新奥尔良黑人游行乐队的音乐,由于经常会在古典音乐的音乐厅中演奏爵士乐,使得大部分爵士乐变成了艺术音乐。爵士乐经历了美学变化,不再被南部黑人社区的工人阶级所欣赏,而节奏布鲁斯(Rhythm and Blues)、爵士灵歌(Soul)、乡土音乐(Funk)和说唱音乐(Rap Music)等新格已经取代了它们在工人阶级黑人的音乐生活中的地位。1817年,新奥尔良市议会将刚果广场指定为黑奴表演音乐和跳舞的场所,非洲手鼓的即兴创作演奏对爵士乐的产生有重大影响。19世纪是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化生产盛行的时代,当代表民族身份的传统音乐文化与美国革命的理念相碰撞时,爵士乐应运而生。在美国的第十三次修宪中,奴隶制于1865年被废除,黑人开始自由追求音乐事业,爵士乐也由此开始发展。雷格泰(Ragtime)是第一个风靡全国的爵士乐风格,从1882年Tommy Turpin发表Harlem Rag后逐渐获得影响力。之后,最具影响力的雷格泰姆音乐家Scott Joplin在1899年发布Maple Leaf Rag,并获得超过十万的销量。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The Crave也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作曲家TheCrave和演奏家Jelly Roll Morton对爵士乐做出了巨大贡献。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拉格泰姆(Ragtime)和布鲁斯(Blues)两种音乐风格开始在新奥尔良地区得到了独特的结合。黑人乐师们在管乐队的基础上,巧妙地融入了拉格泰姆的节奏和布鲁斯的情感元素,从而产生了这种新颖的音乐形式——爵士乐。自其诞生以来,爵士乐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演变出了众多不同的分支和流派。这些流派包括但不限于新奥尔良爵士、摇摆乐、比博普、冷爵士、自由爵士以及融合爵士等。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展示了爵士乐的丰富多样性和不断演变的精神。1913年,爵士乐被正式认可。1917年,Scott Joplin去世,爵士乐的第一个阶段结束。1922年,雷格泰姆音乐发行人John Stark破产,象征着雷格泰姆时代的结束。1920年到1940年,流行音乐以蓝调为主,尽管蓝调与爵士乐在许多方面类似,但两者在节奏和歌曲组成方面存在较大差异。1940年,Charlie Parker、Dizzy Gillespie等开创了Bebop风格的爵士乐,其影响巨大,以至于许多人认为Bebop象征着现代爵士乐的开端。在Bebop的影响下,爵士乐的复杂程度显著上升,变得越来越像我们今天所认识的爵士乐。在1942-1944年间,爵士乐因美国政府的娱乐税政策而遭受重创,导致舞厅关闭和乐手失业。同时,流行歌手主导了大乐队,使爵士乐在俱乐部中的地位下降。舞池的消失使爵士乐转变为更适合聆听的形态,逐渐退出流行舞台,听众人数减少。简单的节奏形式填补了爵士乐流行的空缺。尽管商业价值下降,但爵士乐家在艺术领域的探索并未停止。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硬波普逐渐发展为“灵魂爵士”,主要有与灵歌特点结合的调式爵士以及与节奏布鲁斯、摇摆乐相结合的芬克爵士两种类型。芬克音乐成为了摇滚乐的前身,而调式爵士是现代爵士乐的基本表现手法。迈尔·戴维斯为普及爵士乐,重新定义了爵士:追求更简单、更有气氛的构架,调式爵士以单一音阶或反复进行的一组音阶为基础,以乐手的即兴演奏方式为表现手段,成为现代爵士乐中经典的演奏模式,这些特点都影响了爵士钢琴音乐风格的发展。自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部分乐手采用无调性音乐表达方式,展现出更为先进的音乐思维,这些具有无调性、调性模糊、调式拼贴特点的爵士乐发展影响了后来的爵士钢琴音乐,并将这些音乐的痕迹带入现代风格的爵士钢琴音乐中。爵士钢琴音乐伴随着爵士乐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形态,主要有大跨度钢琴弹奏风格和布吉乌吉弹奏乐风两种不同风格形式。此外,还出现了酸爵士,这是一种动感而流畅的音乐,旨在将爵士乐元素与商业行销相结合,让更多人喜欢爵士乐,其创作基本观念是以复兴“芬克”风格并加入“灵歌”元素为主,加之以其他迷幻的风格特征。

音乐特征

编辑

摇摆

爵士乐的节奏形态以大于八分时值的节奏类型为主导,构建出摇摆特性的律动,其基础源自于Shuffle节奏。同时,八分音符节奏在爵士乐中享有“爵士八分节奏”的别称,与Shuffle节奏有着紧密的联系。摇摆乐是一种以稍快的4/4拍子进行的双拍子音乐,其节奏特点是将重音放在弱拍上,因此产生了一种“摇摆”的感觉。这种音乐的作曲家善于使用主、属、下属三个和弦,并利用简单的和弦创造出出人意料的音乐效果。摇摆乐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采用大型乐队进行演奏,其中节奏组、铜管组和木管组是乐队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节奏组通常由提琴、吉他、钢琴和鼓组成;铜管组常见的编制是3支小号和2支长号,但具体数量并不固定;木管组通常由4-5支萨克斯管组成,演奏者兼吹单簧管或其他木管乐器。如果编制是5支萨克斯管,一般是2支中音、2支次中音、1支上中音。商业性乐队(有时也称为“甜美型”、“旅馆型”等)的编制与“大乐队”类似,但萨克斯管通常全部使用次中音,木管组更倾向于使用其他乐器(如长笛、双簧管),有时还加入3-4个小提琴。这种音乐类型中,铜管乐器、单簧管和萨克斯之间的对比效果更为显著。摇摆乐的合奏更加简化,与新奥尔良时期的爵士乐注重集体即兴演奏不同,摇摆乐中个人的即兴演奏更为突出。

切分

爵士乐的另一个重要的节奏特征是它频繁地使用切分节奏。这种节奏类型使得音乐在保持稳定节拍的同时,能够产生出丰富多样的律动和韵律。在实际演奏中,这种切分节奏经常会被演奏者处理成各种切分形态。在摇摆乐中,大量使用切分节奏是一种显著的特点。切分节奏是指将音符打破原有的节拍规律,使音乐在听觉上产生一种独特的律动。通过切分节奏的运用,音乐不再严格遵循强弱拍的规律,而是根据音乐的需要,将重拍后移或提前出现,从而创造出一种特有的摇摆感。

和声

爵士乐的和声主要依赖于三和弦和七和弦构建的框架,通过运用扩展音如9音、11音、13音等,赋予了音乐更丰富的层次和深度。在演奏过程中,乐手常常会根据个人灵感和创意,在和声的范围内进行自由的即兴创作。爵士乐是一种对和声品味要求很高的音乐,它不再像传统音乐一样常规使用三和弦作为音响基础,而是以七和弦为基础。这表明爵士乐的和谐概念已经扩大到对不协和音程的宽容,人们对平衡、和谐的音乐已经感到习以为常,因此在听觉习惯和欣赏要求上需要新的音乐元素出现,它们已经取得了与传统协和音程一样的独立地位。在七和弦的基础上叠加更高位的和弦是爵士乐的革命性发展手段,这时会出现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等,而十三和弦实际上是整个调式的音都出现了,但演奏中只能使用四个或五个音。爵士乐和声广泛使用七和弦以上的和弦,这也说明其内部扩张力需求很大。

即兴

即兴是爵士乐的重要特征之一,音乐家通过变化节奏、旋律在和声框架内进行演唱或演奏来展现即兴。爵士乐注重“变”,以和声进行为导向,根据各自的音乐思维变化出不同的音乐进行。即兴演奏是指演奏者在一定限度内对原曲进行展开和发展,边演奏边创作的方式。这种演奏方式在中外民间艺人演奏中得到广泛应用,乐手们在演奏时采用各种手法进行即兴演奏。早在中世纪以后的欧洲,专业音乐家也开始采用即兴演奏手法进行比赛和创作。传统的即兴演奏方法会使一首乐曲在多次演奏中保持新鲜感和活力,但也要受到节拍、和声、曲式结构等方面的限制。而爵士乐的即兴则与传统即兴有着极大的不同,它是一种极端的即兴,演奏者在即兴进行中可以远离原来的曲调,甚至使得原曲调面目皆非,音乐气氛可以达到歇斯底里的程度。传统音乐的即兴大体上按一定规则进行,而爵士乐的即兴则可以肆无忌惮地不按规则进行。爵士乐允许在即兴演奏中出现各种极端怪异的音响,如粗糙刺耳的杂音、模拟的喊声、哭声、笑声、动物的嗥[háo]叫声等,甚至可以达到音乐气氛的极限。因此,爵士乐的即兴演奏可被称为极端即兴。虽然有些爵士流派在即兴程度上有所减弱,但极端即兴仍然是主流的表现方式。

乐曲分类

编辑

新奥尔良爵士

新奥尔良爵士乐(也称为迪克西兰爵士乐)兴起于新奥尔良市的斯托维尔红灯区,乐队由小号、单簧管和长号组成“前景旋律线”,鼓、班卓琴、钢琴和贝斯组成“节奏组”。每一种乐器都有特定功能,小号演奏主旋律,单簧管编织高音对位,长号演奏简单低沉的曲调。节奏组中,鼓控制节拍,钢琴和班卓琴演奏和弦,贝斯则演奏低音声部(通常是拨奏)。新奥尔良爵士乐的音响呈现为多声部交织,表演效果为集体的即席演奏。最常见的曲式是12小节布鲁斯和32小节AABA曲式结构。新奥尔良爵士于20世纪初盛行于新奥尔良和芝加哥两地,新奥尔良爵士乐队通常由六七个人组成,包括小号(或短号)、单簧管、长号、低音提琴、班卓琴、钢琴和鼓等乐器。这种音乐形式的速度通常介于中速与快速之间,既有轻快的节奏感,又不失稳健与优雅。在新奥尔良爵士乐中,一首乐曲通常以乐队的全体演奏者齐奏的第一个副歌开始,随后,独奏者与乐队的集体即席演奏交替进行,形成了乐曲的独特特色。有时,除了独奏者外,每位演奏者都会暂停演奏两个或四个小节,这种短暂的休止被称为“短休”。

摇摆乐

摇摆乐(Swing)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盛行于纽约,摇摆乐是一种充满韵律与动感的音乐形式,摇摆乐舞蹈性节奏较为强烈,这种节奏通常由十几人的大乐队(Big Band)来呈现,小号和长号通常各自演奏一个声部,萨克斯、钢琴、低音提琴和爵士鼓则组成了节奏声部。乐手们按照乐谱进行演奏,相对较少进行即兴创作。摇摆乐的和声相对较为简单,主要以4小节或8小节的方整乐句为基础。摇摆乐是爵士乐历史上的一个特定的时期和风格。它始于1935年左右,采用大型乐队的形式,突出乐器间的对比效果,形成音乐的竞争、对比,产生“摇摆”的动力,个人的即兴演奏更为突出,在节奏上给大一种摇晃的感觉,称为摇摆爵士乐。摇摆爵士乐盛极一时,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贝尼·古德曼。因摇摆乐经常采用大乐队形式,因此30年代又被称为爵士乐历史上的大乐队时期。

比博普

比博普(Bebop)于20世纪40年代兴起并在1945年后逐渐盛行。比博普以追求音乐技巧和速度为特点,对乐手的演奏水平有了较高要求。比博普讲究音乐的个性化体现,鼓励乐手们在演奏中展现自己的独特风格,通常采用3至6人的小型乐队编制,由钢琴、贝司、鼓、小号和萨克斯等乐器组成。其演奏方式注重集体演奏,乐手们会先集体演奏一遍或两遍乐曲的原旋律。而且和声比较复杂,经常采用替代和弦且变化频繁。比博普因其独特的动机声音而得名,具有大跳的旋律和多变的节奏。然而,50年代的音乐风格逐渐从激烈转向克制与柔和,这种被称作"凉爵士"。同时,专业音乐教育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爵士乐师开始借鉴严肃音乐的作曲技巧来创作爵士乐。

冷爵士

冷爵士(Cool Jazz)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并在50年代盛行。冷爵士以追求音乐的和谐性为核心理念,注重营造舒缓、放松的音乐氛围。冷爵士的速度以中慢速为主,强调音乐的流畅性和舒适感。其乐队以3至6人的小乐队为主,这种编制为乐手们的演奏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和空间。鼓手经常采用鼓刷演奏,以保持柔和的音乐基调,使得整个乐队的声音更加和谐,而且编曲比较精细,演奏的乐曲一般都经过事先编配,这使得声部的对称与音响的谐和得以保持。冷爵士乐,也称为西海岸爵士乐,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和50年代,是从波普爵士乐逐渐演变而成的。这种音乐风格是波普爵士乐和摇摆乐中被忽视和抛弃的特点的结合产物。它使不和谐的声音变得流畅自然,曲调更加柔和,编曲重新受到重视,节奏部乐器的演奏也更加和谐。由于这种风格的音乐家主要集中在西海岸的洛杉矶地区,因此也被称为西海岸爵士乐。一些冷爵士乐作品反映出古典爵士乐的影响,因此具有很强的实验性,而大多数冷爵士乐作品的音乐会都经过精心设计,非常迎合大众的口味。尽管大多数冷爵士乐风格的音乐家都有很长的音乐生涯,但随着50年代后期硬爵士乐在美国东海岸的兴起,冷爵士乐的影响逐渐被超越。

自由爵士

自由爵士(Free Jazz)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以反和声、反调性、反美学的音乐理念为基础,打破了诸多常规手法,重新定义了爵士乐的界限。自由爵士在音乐上采用自由调性,突破了和声与调性的框架限制。它扩展了爵士乐的即兴理念,让乐手们的演奏更加自由、大胆。由于没有固定的和声框架,自由爵士的音乐进行呈现出无目的、无方向的特点,往往以乐手们的思想为即兴基础,甚至会引入一些临时的意外因素,为音乐增添了更多的随机性和创新性。在20世纪60年代,许多美国人开始对自己的价值观产生怀疑,并重新进行审视。他们面临三种选择:逃避、哭泣或继续若无其事地生活。在这一时期,美国的青年一代开始表现出与上一代人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代沟”。这些年轻人渴望表达他们的反叛精神,因此他们选择远离传统的流行音乐,转而拥抱摇滚乐。1959年,黑人萨克斯手奥内特·科尔曼在纽约创立了爵士乐的新前卫派,他的演奏风格独特,打破了传统规范,引领人们关注新的自由原则。他的音乐不受旋律、和声、节拍的限制,体现了无政府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美学。短短几个月内,他的音乐——自由爵士,被整个纽约所接受。自由爵士乐也被称为自由即兴演奏(freeimprovisation),它完全突破了传统的音乐规范。实际上,描述自由形式不是什么,比找到描述其无数表现方式的符号更容易。自由形式的成果主要在不受以往爵士乐和声和节奏限制的媒体中运作。

拉丁爵士

拉丁爵士(LatinJazz)是拉丁音乐与爵士乐的结合,其音乐节奏较快,律动较强。这种音乐形式通常以比博普为基础,再加入拉丁打击乐器,形成了复杂而富有节奏感的对位。在摇摆乐时代之后出现的爵士乐风格中,拉丁爵士乐最为流行且持久。其受人喜爱的原因在于强调打击乐器的演奏和古巴音乐的节奏,非常适合跳舞且易于被接受。本质上,这种风格是波普爵士乐与拉丁美洲打击乐器演奏的结合。在四十年代,迪兹·吉莱斯皮的大乐队和马奇托将这两种风格结合在一起,这种音乐直到九十年代仍是爵士乐界的重要力量,其中最知名的乐队是蒂托·普恩特和庞楚·桑切斯的乐队。这种风格在过去四十年一直保持稳定的发展。

融合爵士

融合爵士(Fusion Jazz)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标志着电声爵士乐的开端,其融合了多种音乐元素,包括摇滚、灵魂乐、放克、世界音乐等,融合爵士具有较强的节奏律动感,贝司声部经常采用跳跃性的进行方式,使得音乐充满动感和活力。它的节奏吸取了摇滚乐的特征,经常在鼓点上突出反拍重音,并加强鼓和贝司的力度,使得音乐更加富有力量和冲击力。同时,放克式的短促休止节奏经常在融合爵士中得到运用,为音乐增添了更多的节奏变化和动态。20世纪60年代末,自由爵士的自由和实验性使爵士乐变得难以理解,失去了大量听众。当爵士乐前景不明时,摇滚乐的繁荣又对其产生了巨大冲击。同时,黑人的灵魂乐和放克也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爵士乐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面临绝境,与主流音乐渐行渐远,若继续迷失,将被时代淘汰。在双重压力下,爵士乐开始横向扩张,融入摇滚、灵魂、放克等当时最流行、最受年轻人欢迎的音乐元素。这使得爵士乐焕发新生,年轻人在其中听到了他们喜爱的声音,原本被认为是老套的爵士乐开始引起年轻听众的关注,从而诞生了一种交叉风格的爵士乐——“融合爵士”。在大多数融合爵士乐队中,节奏吉他手负责弹奏过去由钢琴承担的和弦穿插,而鼓和贝司则同样在乐队中占据了更为重要的地位。

酸爵士

酸爵士,又称“迷幻爵士”,是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一种融合性爵士舞曲,它融合了爵士乐和嘻哈乐,同时汲取了House舞曲、灵魂乐、放克和说唱等多种音乐元素,呈现出迷幻音乐的特色。最初,酸爵士在英国兴起。1987年,英国的DJ吉尔斯-彼得森在伦敦开设了一个名为“星期一特别舞会”的酒吧,以爵士舞曲吸引顾客。到1988年,该酒吧引起了广泛关注。此时,彼得森开始将嘻哈乐元素融入爵士乐中,为酸爵士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这种做法对大洋彼岸芝加哥的许多DJ产生了影响,他们也开始尝试各种爵士舞曲的创新。不久,爵士舞曲成为年轻人的新宠。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爵士乐界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传统价值,并开始有意识地确立自己的传统。这种小乐队风格主要是由即兴演奏而不是作曲所确立的,它宣称在新兴传统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然而,从表现形式上看,酸爵士已经不再是一种即兴的音乐,而是由DJ或制作人通过高科技手段制作出来的音乐。它以爵士素材为基础,融入各种新音乐元素,其中最常用的手法是“采样”和“拼贴”。他们经常从过去的爵士乐作品中截取片段进行发展,或提取某一音轨(如人声音轨),利用现代录音科技和电子音色音效进行重新编曲和混音。此外,他们还在原有乐曲基础上加入新节奏和音色,使其具有迷幻效果或舞曲律动。

当代爵士

当代爵士在其复杂的节拍运用中,重新组合了传统的节拍,改变了单调的律动方式,这极大地考验了乐手对节奏的应变能力。同时,不规则小节的段落形式为乐曲增添了更多的趣味性。此外,当代爵士还融合了各种传统音乐元素和民族乐器的演奏,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面貌。当代爵士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当迈尔斯·戴维斯热衷于在乐曲中融入摇滚和电子声音时,其他爵士乐手则致力于创造更轻柔、流行、适合电台播放的音乐,从而产生了轻柔爵士和柔和爵士。实际上,当代爵士可以看作是80年代后所有吸收其他音乐元素的新爵士风格的统称。自1980年后,爵士音乐回归到传统的爵士乐形式,但略有变化,后人称之为“回归到原生态的爵士音乐”。这种风格的乐曲与以往AABA曲式不同,每段小节数不固定,节拍不固定,强调不能有摇摆乐元素,取而代之的是平均的八分音符。虽然当代爵士已经脱离了传统的爵士架构,但它跟随时代发展,融合了世界各地的音乐元素,为未来爵士乐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当代爵士发展到最后被称为世界音乐,但世界音乐并非全是爵士乐,而爵士乐则是世界音乐的一种。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大爵士要素(可辨识的声音、摇摆的节奏和即兴演奏)的重要性似乎不如初期那般面面俱到。

代表人物及作品

编辑

价值与影响

编辑

美国黑人通过创造爵士乐,以最真实的方式表达了他们的情感世界。这种音乐形式在展现黑人精神世界的同时,也被赋予了反抗意识,彰显了黑人的自尊和自信。黑人意识到了自己所创造爵士乐的艺术价值,他们不断地挑战和创新,不再满足于唤起过去在密西西比州辛勤劳作的苦难回忆。相反,他们渴望通过音乐来表达对未来的希望和梦想,以及对自己文化背景的自豪和认同。爵士乐源于黑人音乐,逐渐发展为具有美国自由特色的音乐,并对世界音乐产生深远影响。自创作诞生以来,爵士乐迅速风靡全球,成为人们喜爱的音乐类型。每种音乐风格和形式都至关重要,随着时代变迁不断创新,但始终保持其独特的魅力和特色。欣赏爵士乐需要深入体验其中的乐趣,每一种风格都是美妙的听觉体验。爵士音乐的发展体现了地理环境和人文文化的结合,并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

传承与发展

编辑

进入中国

20世纪30年代,美国爵士乐在上海扎根,并在百乐门舞厅开启老上海风情的爵士乐发展。然而,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治原因,流行歌曲被贴上“黄色歌曲”的标签,爵士乐发展一度中断。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了解和演奏爵士乐,并出现了用民族器乐演奏爵士乐作品的版本。在30年代和40年代的上海,爵士乐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一个重要音乐形式。同时,随着电影事业的发展和外国娱乐性歌舞的传入,30年代的上海开始出现了中国的娱乐性歌曲与歌舞音乐。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黎锦晖和他领导的“明月歌舞剧社”。他们引进和表演的外国歌舞,是爵士乐进入中国的一个重要标志。此后,爵士音乐传播到了以上海为代表的一些大城市中,并出现了《何日君再来》、《夜上海》等受到爵士音乐影响的歌曲。这些歌曲体现了中国爵士乐的独特魅力,也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后,爵士音乐在我国有了新的发展。在80年代初,出现了一些受到爵士音乐影响的歌曲,如施光南的《祝酒歌》、王酪的《妹妹找哥泪花流》、刘诗召的《军港之夜》等,深受群众的喜欢。这些歌曲节奏自由、多变,旋律委婉抒情,感情细腻,也被称为“抒情歌曲”。近几十年,爵士乐在我国的影响不断扩大,对中国当代的流行音乐和专业音乐都有渗透。近年来,爵士乐在我国赢得了众多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多个城市纷纷举办爵士音乐节,通过展示国内外爵士乐团的演出,有力地推动了人们对爵士乐的认知和鉴赏能力的提升。以“2012中国·天津国际爵士音乐节”为例,此次音乐节不仅将爵士乐演出与各种建筑风格相结合,呈现出一场场精彩的视听盛宴,更是让市民和游客免费前来观看爵士乐演出。这一举措使更多人有机会亲身体验和感受这种音乐的魅力,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欣赏不同音乐类型的能力和素养。二胡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爵士乐演奏领域。

百科词条作者:小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pedia.cn/339864/

(92)
词条目录
  1. 历史沿革
  2. 命名
  3. 发展史
  4. 音乐特征
  5. 摇摆
  6. 切分
  7. 和声
  8. 即兴
  9. 乐曲分类
  10. 新奥尔良爵士
  11. 摇摆乐
  12. 比博普
  13. 冷爵士
  14. 自由爵士
  15. 拉丁爵士
  16. 融合爵士
  17. 酸爵士
  18. 当代爵士
  19. 代表人物及作品
  20. 价值与影响
  21. 传承与发展
  22. 进入中国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