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DRG系统的起源
- 2 引入DRG系统的目的
- ▪ 控制成本
- ▪ 标准化报销
- ▪ 鼓励效率
- 3 医疗行业DRG系统在各国的应用
- ▪ 医疗行业DRG系统在美国的应用
- ▪ 在澳大利亚的应用
- ▪ 医疗行业DRG系统在德国
- ▪ DRG系统在法国的应用
- ▪ 在英国的应用
- ▪ 医疗行业DRG系统在日本
DRG系统的起源
编辑DRG(诊断相关组)系统是在医疗保健中主要用于根据类似的临床特征和资源使用将住院病例分类的患者分类系统。它最早由罗伯特·巴克利·费特(Robert Barclay Fetter)和约翰·D·汤普森(John D. Thompson)于1960年代末在耶鲁大学开发,目的是将医院所治疗的患者类型(即“病例组合”)与发生的成本相关联。自1983年被美国医保(Medicare)采纳以来,它已成为医院报销的基石,将支付模式从回顾性按服务收费转变为前瞻性支付系统(PPS)。
引入DRG系统的目的
编辑控制成本
在DRG出现之前,医院按每项服务(如每次X光检查、绷带或住院天数)收费,这鼓励了过长住院和过度使用资源。而DRG系统规定了支付的上限,促使医院优化护理流程。
标准化报销
它确保了医院在处理类似病例时能够获得一致的支付,同时调整区域工资差异和病例复杂性。
鼓励效率
如果医院能够在DRG支付标准以下管理护理,它们会获得利润;反之,如果费用超过支付标准,医院就会亏损。
医疗行业DRG系统在各国的应用
编辑DRG(诊断相关分组)系统已被多个国家采用,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用于医疗费用管理和医院报销的标准化。以下是一些主要采用DRG系统的国家及其相关情况:
医疗行业DRG系统在美国的应用
DRG系统起源于美国,1983年通过医保计划(Medicare)的预期支付系统(PPS)首次大规模实施。目前使用的是MS-DRG(Medicare Severity-DRG),考虑疾病严重程度和死亡风险。美国是DRG的“发源地”,其模式深刻影响了全球医疗支付改革。
在澳大利亚的应用
澳大利亚在1990年代引入了AR-DRG(Australian Refined DRG)系统,广泛用于公立医院的资金分配。它定期更新以适应临床实践和技术进步,是许多国家效仿的模板。
医疗行业DRG系统在德国
德国于2003年开始全面实施G-DRG(German DRG)系统,取代之前的按日计费模式。它基于澳大利亚的AR-DRG,但根据德国的医疗体系和成本结构进行了调整。G-DRG每年更新,涵盖住院治疗的费用。
DRG系统在法国的应用
法国在2004年采用PMSI-DRG(Programme de Médicalisation des Systèmes d'Information),基于DRG的支付系统覆盖公立和私立医院。法国的DRG系统注重质量指标,并与医院预算管理结合。
在英国的应用
英国的国民保健服务(NHS)使用类似DRG的系统,称为HRG(Healthcare Resource Groups)。它始于1990年代,用于资源分配和成本控制,虽然不像美国那样直接与支付挂钩,但功能类似。
医疗行业DRG系统在日本
日本在2003年引入了DPC/PDPS(Diagnosis Procedure Combination/Per-Diem Payment System),一种混合的DRG系统。它结合了按日支付和固定支付,适用于部分急性住院服务,尤其是在大学医院和大医疗机构中。
瑞典的医疗行业DRG系统
瑞典在1990年代开始使用NordDRG(北欧DRG系统),最初由北欧国家合作开发。它被用于医院预算分配和效率评估,瑞典的版本根据其全民医疗体系进行了本地化。
其他北欧国家(挪威、芬兰、丹麦)
这些国家也采用NordDRG或其变体,用于医疗资源管理和支付。挪威在1997年引入,芬兰和丹麦随后跟进,各国根据自身需求调整。
医疗行业DRG系统在韩国
韩国在2012年起试点K-DRG(Korean DRG),并逐步推广到更多医疗机构。它旨在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同时提高服务效率。
医疗行业DRG系统在中国的应用
中国近年来在部分地区试点DRG系统,例如北京、上海和深圳,称为C-DRG(Chinese DRG)。2021年,国家医保局启动了DRG/DIP(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全国推广,以应对快速增长的医疗支出。
此外,意大利(1995年起)、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瑞士等欧洲国家,以及泰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也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DRG或类似系统。马来西亚也即将在2025年推行DRG系统以控制上升的医疗费用.马来西亚MY-DRG 系统将 Casemix 整合到公共和私人医院中,旨在在混合医疗经济中标准化成本并改善资源规划。该系统由马大医疗团队研发和管理。
百科词条作者:小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pedia.cn/38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