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收益递减
编辑收益递减是一个经济学术语,指的是当额外的劳动力投入到一定规模的土地上时,产量的增加跟不上劳动力的增加的现象。当这个概念应用到制造业领域时,可以也就是说,生产更多产品所需的单位成本逐渐增加,这也称为相对成本递增定律或机会成本递增定律。收益递减是一个看似经济的概念,但它也暗含着一种技术关系。收益递减定律可以解释企业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增加。
收益递减的历史
编辑如果我们回到收益递减概念首次提出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早期的经济学家对此表示担忧。
托马斯·马尔萨斯和大卫·德里卡多认为,19世纪的英国,由于土地有限,出现了收益递减现象。要增加农业产量,就必须增加耕地面积,或者在现有土地上采用更加集约的生产方式。无论哪种方式,马尔萨斯和李嘉图预测农业产量的增长将跟不上人口的增长,因为提高农业产量的成本将变得越来越高。
收益递减的规则
编辑收获规律是生产的技术规律,是一切经济组织的基础,换句话说,生产是通过生产要素的投入进行的,收获规律是对产品与要素之间关系的调节。它是作为收益递减规律而诞生的。这是对农业生产的研究,一定面积土地上的劳动投入量越增加,单位产量就越减少。但是,人们认识到,这种收益递减规律不仅适用于农业,也适用于其他行业。不过,与农业不同的是,其他行业(服务分配除外)在技术上不断进步。不同的是,收益递减规律同样适用从长远来看,在农业中是这样,但从短期来看,一般是在其他行业。
我们严格定义一下这个收获法则,如果产品为O,生产要素土地为D,劳动力为L,资本为K,那么产品与生产要素的关系可以表示为如下的生产函数关系:O =F(L,K,D) 我们根据这个生产函数来定义收获法则,但是收获法则有两种,一种是与生产规模相关的收获法则,一种是生产法则。这就是要素收获法则。首先我们看一下生产规模收获法则,它是由生产要素L、K、D以相同比例增加一倍或三倍时,产品如何变化来调节的。这里有三种:①相对于规模的报酬不变,②相对于规模的报酬递增,③相对于规模的报酬递减。这是新古典生产函数分析中最具代表性的假说,对新古典生产函数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理论。例如,产品的生产要素之间的完美分配理论,通过极限原理,就是这样(极限界生产力说)。接下来,②是当生产要素增加一倍或三倍时,产量增加超过该倍数。这是一个最后,③与②相反,即使生产要素增加一倍或三倍,产量也只会在该乘数以下增加。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在规模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要素之间的收获规律,这是在土地、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产品如何变化的规律。只改变劳动。这又分为①要素报酬不变、②要素报酬递增、③要素报酬递减。现实中,③报酬递减的情况会比①、②更占优势。这对应于因子因子收益递减的情况,这对于定义新古典理论背景下的平衡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一个简单的例子
编辑假设一块土地上种植1公斤种子,可产出1吨农作物。如果在同一块土地上再种植1公斤种子,产量将增加一倍,产出2吨农作物。您可能但如果这里产量递减,即使增加1公斤种子(其他条件相同,仅增加播种量),增产也不足1吨例如,考虑添加1公斤种子仅增加0.5吨产量的情况,根据收益递减规律,如果再种1公斤种子,总共种植3公斤,则产量相应增加小于0.5吨。(例如0.25吨)
经济学中的边际主义是指估计一个生产系统的生产力极限,在上述三种情况下,1公斤种子的产量为1吨,添加第1公斤种子时产量的增加为0.5每增加1公斤,产量增加0.25吨,因此种子边际产量(MPP)随着播种总量的增加而减少,等于除以增加的产量。
由于收益递减,当总投资额增加时,总投资的总投资回报率(产品平均或产量)逐渐下降,对于投资1.5/2=0.75t/kg,对于投资3公斤,1.75/3=0.58吨/公斤。
收益递减是普遍现象吗?
编辑收益递减定律指出,随着一种资源的投入增加(而另一种资源的投入保持不变),该资源投入的边际产量下降。一般来说,收益递减解释了初始边际收益之后的现象因此,它不能说是普遍规律。
在特殊情况下,有一个边际利润递增的例子,一台传真机如果只有一台机器的话是没有什么用处的,但是如果有两台机器的话,就可以交换消息,并且随着数量的增加,消息交换环境的数量也会增加。然而,到了一定程度,传真机一旦广泛分布,即使交换路由数量增加,便利性也不会提高太多,比如即使附近有几台传真机,也不是很方便。 必须考虑完成文件发送和接收所需的时间,如果另一台传真机尝试发送到当前正在发送或接收的传真机,则将无法建立连接,并且要发送的文件会累积。
百科词条作者:小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pedia.cn/263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