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称定义
- 2 历史沿革
- ▪ 起源
- ▪ 汉代
- ▪ 魏晋南北朝
- ▪ 隋唐五代
- ▪ 宋与辽金
- ▪ 元代
- ▪ 明代
- ▪ 清代
- ▪ 王铎、傅山、朱耷草书作品
- ▪ 近现代以来
- ▪ 沈曾植、于右任、来楚生、沈尹默、林散之、王蘧常、高二适、沙孟海等草书作品
- 3 艺术特点
- ▪ 点画
- ▪ 点
- ▪ 横
- ▪ 竖
- ▪ 撇
- ▪ 捺
- ▪ 挑
- ▪ 钩
- ▪ 转折
- ▪ 结构
- ▪ 简约至上
- ▪ 欹侧取势
- ▪ 游丝牵绕
- ▪ 章法
- ▪ 气势连贯,血脉不断
- ▪ 大小错综,聚散开合
- ▪ 行间疏密,虚实互现
- ▪ 错落生姿,奇正相生
- 4 类型
- ▪ 章草
草书,有广、狭二义,广义的“草书”是人们对于凡是写得草率的字的一种习惯上的叫法;狭义的“草书”为汉字“五大书体”之一,是指与篆书、隶书、行书、楷书相对应的一种汉字特定书写字体的称谓。狭义的草书形成于汉代,用笔圆转牵连、点画结体简省、书写流畅便捷,在发展演变上先后出现章草、今草(小草)和狂草(大草)。
名称定义
编辑“草”在中国古代有简略、草率、起草、草创等含义,含有初步、非正式、不成熟的意思,“草书”的初始含义即来源于此,如南朝庾肩吾《书品》说“因草创之义,故曰草书”,唐张怀瓘《书断》说“草书之先,起于起草”,《辞源》说“草书之称,起于草稿”。“草书”之名在汉代就已出现,历史上或笼统指称不同形态的草书,或代称某种形态的草书(如章草、今草等);近代以来,学术界用“广义的草书”“狭义的草书”对“草书”的名实关系进行了厘定。
广义的“草书”,是指无论在哪个年代,人们对于凡是写得草率的字的一种习惯上的叫法,是潦草且不讲法度的书写面貌。狭义的“草书”,为汉字“五大书体”之一,是指与篆书、隶书、行书、楷书等相对应的、对汉字一种特定书写字体的称谓,有其“草法”和演变脉络。广义的“草书”多是人们出于快写需要的自发性书写,狭义的“草书”则体现了书写者自觉性的创造。
历史沿革
编辑起源
草书产生于便捷书写,它最早萌芽于对篆书草率的书写;随着篆书的俗体草篆嬗变为古隶,草书又在对古隶的草率书写中发展;汉隶通行后,作为古隶俗体的草隶被继续使用,并在汉隶笔画和结构形态的影响下,出现了一些新的草率写法。在这些新旧草率写法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书写实践,特别是文人书法家的加工美化,后来逐步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书写法度,作为汉字特定书体的草书随之在汉代产生。
汉代
汉代的草书叫“章草”,是对隶书的快写体,形成于西汉中晚期。当代学者裘锡圭认为章草的形成最迟不晚于西汉元(帝)、成(帝)之际,很可能在汉宣帝、汉元帝时代就已经形成。章草在汉代以至西晋仍被称为“草书”,到东晋时“今草”发展成熟,人们为了区分新旧两体草书,才将其命名为“章草”。
草书在汉代主要当作起草的、非正式的字体,是私用的字体,军书等公文也用草书,是迫于情势的“权宜之计”。东汉前期,擅长草书的有刘睦、杜度、崔瑗、崔寔等;东汉末,以张芝为代表的一批书家(如张昶、梁宣、姜诩、韦诞、罗晖、赵袭等)专攻草书,形成了书法史上的第一个流派,草书艺术水平得到普遍提高。时人赵壹在《非草书》中批评姜诩、梁宣仰慕张芝草书胜过仰慕孔子和颜渊,《后汉书·齐武王縯传》载有汉明帝令病中的北海王刘睦作“草书尺牍十首”事,表明草书在当时已成为流行且时髦的书体。
汉代书法家留传下来的书迹绝少,只能从古文献中窥探他们的草书风貌。西晋卫恒《四体书势》中说:杜度善作草书,“杀字甚安而书体微瘦”;崔瑗、崔寔“甚得笔势而结字小疏”;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被韦诞誉为“草圣”。从史游到杜操、崔瑗,再到张芝,清晰地反映出汉代草书发展的脉络。史游草书《急就章》现存清拓本,简古雄逸,气象沉远。张芝草书现存拓本《秋凉平善帖》(又名《八月帖》),笔法严谨,结字平正。
史游《急就章》
汉代张芝《秋凉平善帖》(故宫博物院藏李宗翰宋拓本)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尤其是魏晋,受政治、经济、文化特别是玄学的影响,人们的书法观念发生重大变化,书法追求更趋于自觉,“新书体”(指草书、行书、楷书)发展成熟,并出现了开风气、立法度的大书法家和具有真正学术意义的书学著作。就草书而言,章草在汉末开始发生分化,一路走向华饰工致,到这一时期更加程式化、法度化,名家的章草作品成为后人学习的范本;一路在早期行书和楷书影响下走向流便放纵,逐步向今草过渡,并最终演变出成熟的今草。在实用领域,西晋时行书开始流行,章草已不再是主要书体;东晋中后期,今草代替章草,成为草书的主流。
这一时期,涌现出众多草书家。三国时,吴国皇象所书的《急就章》风格“沉著痛快”,被视为章草定型期的作品。西晋时,索靖传承旧制,坚持昭彰章草法度,代表作有《月仪帖》等;卫瓘追求书写流便,将章草橫展的笔势改为“纵引”,变更出“草藁”,代表作有《顿首州民帖》等;陆机的《平复帖》点画简率、字形偏长,被认为是由章草向今草过渡的草书。东晋时,尺牍(即信札)被视为人的“第二仪表”“千里面目”,书风走向“趋新尚妍”,王羲之(代表作为诸帖汇本《十七帖》),完成了从章草向今草的革新;王献之(代表作《先夜帖》等),以所谓“非草非行”的“破体”推陈出新,打开了东晋后期及南朝行草书法的“尚奇”之门。南朝后期,智永(生活在南朝陈至隋年间,也可归为隋代书家)的《真草千字文》,一改东晋草书的潇洒流美,而变得严谨规范。
魏晋南北朝草书代表人物及作品
皇象 | 索靖 | 卫瓘 | 陆机 | 王羲之 | 王献之 | 智永 | |
《急就章》 | 《月仪帖》 | 《顿州帖》 | 《平复帖》 | 《豹奴帖》 | 《都下帖》 | 《先夜帖》 | 《真草千字文》 |
隋唐五代
隋代,时间很短,善于书法者大都是南北朝的遗民,草书以智永最为有名,他在从东晋“二王”到初唐草书的过渡中,发挥了桥梁作用。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章草作品《出师颂》,宋代米友仁曾认为是隋人所作,但并非定论。
隋人章草《出师颂卷》画心
唐代,书学盛极一时,楷、行书达到空前繁荣,草书也登上东晋以后的又一座高峰。初唐草书上承东晋、南朝遗风,以王羲之为楷模,较之南朝后期有了起色,更显笔健气厚。代表书家有欧阳询、虞世南、李世民、陆柬之、李怀琳、孙过庭等,尤以孙过庭草书最为突出,代表作《书谱》颇接近王羲之草书的典雅之美。盛中唐草书繁盛,涌现出众多名家杰作。代表书家有贺知章(《草书孝经》)、张旭(《肚痛帖》)、李白(《上阳台帖》)、颜真卿(《湖州帖》)、怀素(《自叙帖》)等。其中,张旭每嗜酒大醉,呼叫狂走、下笔愈奇,时人称其雄肆烂漫的草书为“狂草”;怀素继承了张旭狂草的精神和气势,用笔较张旭简洁、结构和法度相对严谨,二人将狂草的豪放纵逸推向登峰。晚唐草书最有影响的是柳宗元,以善章草知名,被刘禹锡称为“草圣”。中晚唐还出现了一批以狂逸精神相标榜的禅僧草书家,如高闲、亚栖、贯休、遗则等,他们推倒偶像,主张新变,追求自我开张、变化奇诡的风格。这些禅僧书家留下的刻帖,真伪已不足信,上海博物馆藏有落款“吴兴高闲”的《草书千字文》残卷,学界就其真伪存有争议。
唐代草书代表人物及作品
孙过庭 | 贺知章 | 颜真卿 | 张旭 | 怀素 | ||
《书谱》 | 《草书孝经》 | 《湖州帖》 | 《肚痛帖》 | 《古诗四帖》 | 《苦笋帖》 | 《自叙帖》 |
五代时期,国家分裂,兵戎不断,百业凋弊,但在书法史上却出现了一个中流砥柱式的书法家“怪杰”杨凝式。他存世可见的草书作品有《夏热帖》《神仙起居法》等。这两幅作品把晋韵、唐法变成直抒胸臆的手段,《夏热帖》笔画奇古,沉着而不失潇洒;《神仙起居法》天真纵逸,貌似荒率不守成法,实则于恣肆中可见严谨,都拓展了草书抒情写意的艺术功能。
杨凝式《夏热帖》
杨凝式《神仙起居法》
宋与辽金
与晋人“尚韵”、唐人“尚法”不同,宋人书法在禅宗思想的影响下,呈现出“尚意”的特点,即更加注重个人意趣的抒发和个人情感的宣泄,追求一种任情适性的自由书写。草书为宋代“尚意”书风提供了用武之地,宋人草书也取法晋人,但舍去了内撅和冷逸,变成了随意和烂漫;也取法唐人,但没有了热烈、恢弘的气势,变成了野逸和放纵,晋韵、唐法在宋人笔下变得人性化和生活化。
北宋前期草书风格延续了晚唐五代书风,擅长草书的有周越、苏舜钦、文彦博、苏洵等,尤以周越(《怀素律公帖跋》)、苏舜钦(《补怀素<自叙帖>前六行》)为突出。中后期,“宋四家”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代表了宋代书法的最高成就。其中,蔡襄中年以后的草书如《陶生帖》《脚气帖》等,用散卓笔写成,自称“飞草”,兼有章草和飞白书的特征;黄庭坚是草书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位人物,狂草瘦劲奇崛,有强烈的抒情性,代表作有《诸上座帖》等;米芾师法“二王”、特别是王献之,追求晋人潇洒流落、恬淡散逸的书风,草书代表作有《论草书帖》《元日帖》等。
南宋偏居一隅,国势不盛,潜心从事书法艺术的人不多,草书书法成就无法与北宋相比。代表人物有高宗赵构(《草书洛神赋》)、吴说、陆游(《怀成都诗卷》)、范成大(《春晚帖》《嘉酥沙鱼帖》)、魏了翁(《文向帖》)、文天祥(《木鸡集序》)、白玉蟾(《天朗气清诗帖》)等。其中,吴说创“游丝书”,名噪一时;白玉蟾尤擅狂草,与黄庭坚相比少了一些奇崛的意趣,但上承张旭、怀素,往下开启了明代草书的风气。
北宋草书代表人物及作品
周越 | 苏舜钦 | 蔡襄 | 苏轼 | 黄庭坚 | 米芾 | ||
《怀素律公帖跋》 | 补怀素《自叙帖》前六行 | 《陶生帖》 | 《临讲堂帖》 | 《诸上座帖》 | 《花气帖》 | 《好事家帖》 | 《元日帖》 |
南宋草书代表人物及作品
赵构 | 吴说 | 陆游 | 范成大 | 魏了翁 | 文天祥 | 白玉蟾 |
《草书洛神赋》 | 《游丝帖》 | 《自书诗帖》 | 《嘉酥沙鱼帖》 | 《提刑提举帖》 | 《木鸡集序》 | 《天朗气清诗帖》 |
辽金是两个与宋朝南北对峙的王朝,辽朝书法艺术风格单一、成就不高,金朝立足中原后重视汉文化,任用汉族士大夫,书法艺术相对丰富多彩。金朝书法继承了北宋书法尤其是苏轼、米芾的的传统,王庭筠、赵秉文、任洵等均擅草书,大多以气势见长。其中,任洵受北宋周越影响较大,草书《韩昌黎秋怀诗》写得天真烂漫。
元代
元朝年代较短,在书坛领袖赵孟頫的影响下,书风发生重大转变,呈现出全面复古的趋势。赵孟頫一脉的草书,是元代草书的主流,有明显的矫正宋人个性化的倾向,主要向“二王”为主的魏晋古典主义传统回归;总体风格是典雅秀逸,但和唐人相比,缺了些雄放之气,和宋人相比,又少了些奇逸之趣。隐士书法家一脉中,有的与赵派书法有共同的审美取向,有的表现出不同于赵派的风格特征。此外,章草在唐宋时已罕有人作,到了元代,在复古风气的影响下,出现了复兴。
赵派书法家擅长草书的,主要有赵孟頫、鲜于枢、邓文原、康里巎巎(音náo)、虞集、饶介等,前三人并称“元初三大家”。赵孟頫师法“二王”,成就最大、传世作品最多的是行草书,笔法蕴藉沉稳、结字平正秀丽,但因为“熟”而缺少了一些变化和生趣,代表作有《与鲜于枢尺牍》《予晋之札》等。鲜于枢师法怀素,并兼取多家之长,代表作《论草书帖》颇近《十七帖》风格,《唐人诗卷》《水帘洞诗帖》则淋漓纵横、气势壮伟,有张旭、怀素风韵。邓文原草书风格与赵孟頫相近。康里巎巎草书挺劲刚健、俊逸洒脱、颇有气势,与典雅秀逸的赵派风格有所不同,但他重视晋唐法度,审美观念上仍是典型的元人风尚,代表作为《谪龙说》《李白诗卷》《颜鲁公述张旭笔法记卷》等。隐士书法家中,擅长草书的有杨维桢等。
赵孟頫、鲜于枢、邓文原、康里巎巎、俞和等还擅长章草。赵孟頫临习的皇象《急就章》有文人书法的潇洒与精巧,晚年在行草书中融入章草笔意;后经康里巎巎、俞和等拓展,到了元末明初的宋克,将章草和今草特别是狂草糅合,形成风气,使章草一体有了新的发展。
元代草书代表人物及作品
赵孟頫 | 鲜于枢 | 邓文原 | 康里巎巎 | 俞和 | ||
《与鲜于枢尺牍》残本 | 《章草书急就章》 | 《水帘洞诗帖》 | 《章草书急就章卷》 | 《谪龙说》卷 | 《李白诗卷》 | 《临张芝秋凉平善帖》 |
明代
明朝是历史上草书兴盛的时期之一。明前期,一些书法家由元入明,书风延续元代,草书比较规范、古朴。代表人物是号称“三宋”的宋克、宋广、宋璲,草书从师承关系到作品风格都接近元朝,其中宋克草书成就最大,代表作有《章草书急就章卷》《杜甫壮游诗卷》等。“三宋“之后,草书开始脱离崇尚古朴的轨辙,向着奔放发展,如解缙、徐有贞、张弼等致力于大草,以连绵缠绕增加气势,以随意挥洒增加情趣,虽然成就未达到明代草书的高度,但改变了明初草书的风尚,直接导引出明中期的豪放书风。
明中期,草书开始繁荣,草书家以“吴中三子”祝允明、文徵明、王宠最为突出。祝允明能作多种书体,章草古雅劲媚,狂草则有晋人的韵味、唐人的气势,代表作有《杜甫诗轴》《六体诗赋卷》等。文徵明的草书坚劲精到,代表作有《竹枝词卷》《旧作二首扇页》等。王宠的草书温厚萧散,代表作有《草书李白古风诗卷》《草书诗轴》等。
明后期,在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下,草书风格表现出个性化的倾向,到明末则出现了一批突破成规、敢于独造创的书法家。邢侗、张瑞图、米万钟、董其昌并称“邢张米董四家”,均擅草书。邢侗的草书茂密古雅,如《袁生帖轴》。米万钟的草书劲健豪放,如《草书诗轴》。张瑞图的草书改变了历代草书家以圆转取纵势的笔法,多用方折笔画,并压紧字距,显得跳荡峻拔,代表作如《五律诗轴》。董其昌的草书秀逸、淡远、爽俊,对后世影响颇大,代表作有《七绝诗轴》《櫽括前赤壁赋册》等。其他还有徐渭,师法“二王”和怀素,并融入索靖章草波挑的笔意,风格“古而媚”“密而散”,代表作有《草书杜甫诗轴》等;黄道周草书(如《洗心诗册》)字形古拙奇崛,笔画时断时连,有与众不同的节奏感;倪元璐的草书(如《行草诗轴》)则似枯藤盘石,有灵异之态。
明代草书代表人物及作品
宋克 | 解缙 | 祝允明 | 文徵明 | 王宠 | 张瑞图 | 董其昌 | 徐渭 | ||
《章草书急就章卷》 | 《杜甫壮游诗卷》 | 《草书自书诗卷》 | 《六体诗赋卷》 | 《旧作二首扇页》 | 《草书李白古风诗卷》 | 《五律诗轴》 | 《七绝诗轴》 | 《櫽括前赤壁赋册》 | 《自度曲》 |
清代
清代书学兴盛,篆、隶和北碑等书体取得颇高成就,成为本朝书法特色,草书则走向了衰落。清代早期,由于明末遗民书法家尚在,草书延续了明人抒写性灵的浪漫主义传统。康、乾尤其是嘉、道以后,受清廷加强思想领域钳制和科举“馆阁体”束缚等因素影响,碑学兴起,帖学渐废,用笔灵动迅捷、彰显个性情趣的草书逐渐乏人问津。清晚期,一些书法家尝试将碑学与帖学融合,对近现代草书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清早期擅长草书的,有王铎、傅山、朱耷、宋曹、担当、归庄、查士标等。其中,王铎、傅山、朱耷代表了整个清代草书的最高成就。王铎的草书师法“二王”和米芾,有连绵挺劲的气势,代表作有《草书临谢庄帖轴》《草书录语轴》等。傅山的草书用笔缠绕流畅,结字奇逸纵横,代表作有《草书诗轴》《草书临大令帖卷》等。比较而言,傅山的草书松动、浪漫,王铎的草书劲紧、理智。朱耷的草书笔画饱满充实,圆厚流畅,不故意作提按顿挫和迟涩扭转,有高古浑穆的典雅气息,晚年作品则呈现空灵、冷峻的风貌,代表作有《为镜秋书古诗十九首札》等。
清中后期的高凤翰、黄慎、姚鼐、奚冈等,书法不随流俗,抒发情灵,给大不景气的草书稍稍增色。高凤翰用左手作书,草书充盈着灵动与率意,如《七言联》;黄慎以怪著称,草法奇崛,以擅长大草知名,可见其题画类作品。姚鼐是一代文宗,草书有书卷气,如《七绝诗》。奚冈性情孤介,草书《临书谱》清新脱俗。清后期的邓石如,用类似杨凝式的“裹锋”笔法作草书,清末的蒲华、高邕尝试用碑派笔法来写草书,都影响到近现代草书的发展。
王铎、傅山、朱耷草书作品
王铎《草书临谢庄帖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王铎《草书录语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傅山《草书诗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傅山《草书临大令帖卷
》局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展开
近现代以来
清末废科举、兴新学,给草书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照相印刷技术也使历代名家翰墨真迹得以大量摄影出版,推动了帖学再度兴起,故而近现代以来,书法家或融合碑帖,或追溯晋唐,或偏爱章草,使草书得到了复兴。
以融合碑帖见长的,有沈曾植、于右任、谢无量、来楚生等。其中,沈曾植的草书(如《草书屏》)融入了北碑和章草笔法,用笔方入圆出,风格生拙奇特。于右任的草书(如《草书轴》)植入北碑和木简笔意,笔致简练、结体舒展、潇洒沉稳,他提倡并推广“标准草书”,产生了颇大影响。
以追溯晋唐见长的,有沈尹默、潘伯鹰、潘学固、白蕉、林散之等。其中,沈尹默转益多师、博采众长,草书清圆秀润、劲健遒逸;潘伯鹰草书朴质劲健、含而不露,有六朝遗意;林散之草书结体疏密相间、虚实相生,墨色枯湿润燥、自然相济,风格气势雄健、苍老奇逸。
青睐章草且独具风格的,有王蘧常、沙孟海等。王蘧常的章草取法高古,自称“不落唐以后一笔”,常以中锋运笔,风格古拙凝重。沙孟海的草书沉雄茂密、气势磅礴,因为掺入章草笔意,呈现出古雅质朴的风格。
沈曾植、于右任、来楚生、沈尹默、林散之、王蘧常、高二适、沙孟海等草书作品
沈曾植《草书屏》
于右任《草书轴》
来楚生《草书立轴》
沈尹默《草书手札》
展开
艺术特点
编辑点画
草书点画的基本特征,概括地讲,是“横无平横,竖少直竖,折笔多圆,钩画多变,撇捺成点,点画见情”。具体讲,章草点画一是简约,凝练,少牵连;二是多隶书笔意,多方笔,常有燕尾的波脚,笔势向左右、微向上挑较多,笔势向下的较少。今草点画多使转变化,笔画之间多呼应与牵连。狂草的牵连更进一步,往往点画不分,包容在转折曲线之中,呈现笔势连绵的特点。下面以王羲之《十七帖》、孙过庭《书谱》等帖中的字为图例略加解析。
点
一笔点:一笔点是独立的点,有全势提神之功,在不同字形中特征又有所不同。有横点、竖点、斜点,如下图中“而”字上点为横点,“今”下部简省为一斜点,“向”字上为竖点。
两笔点:两笔点有左右点、上下点,必须左右呼应,或上下承接,左右点往往形成“S”状的笔势。
三笔点:左边的三点水,可以写成一竖画或一竖钩,也可以写成三点。右边的三点,往往代表“彡、欠、页”。横三点变化丰富,可以代表很多字形(如“罗”字头、“心”及“心”字底等)。
四笔点:一般用一个横画来代替,如“点”字。
草书的点
“而”(一笔点,横点) | “今”(一笔点,斜点) | “向”(一笔点,竖点) | “而”(左右两笔点) | “乍”(上下两笔点) | “源”(一竖代三点水) | “形”(右三点代“彡”) | “罗”(羅,三点代“罒”) | “点”(點,一横代四点) |
横
草书的横画一般不宜太长、太平直,否则伤势。横画常代替四点,如“点”字;或代替“亦”字的下半部分;有些横画因牵连而写成曲线,如“姿”字。
草书的横
左右两个“无”字的横画变化丰富 | “点”(一横代四点) | “亦”(一横代下半部分) | “姿”(一横变曲线) |
竖
草书的竖画往往略长而且笔势劲健。如果竖画长而无力,会被讥讽为“死蛇挂树”。《书谱》中的字竖画犀利,如下图中“降”字用悬针法,“情”字用垂露法,“神”字用破锋法。
草书的竖
“降”字竖画用悬针法 | “情”字竖画用垂露法 | “神”字竖画用破锋法 |
撇
草书的撇画应当呈现出展势,如下图中“夏”字的撇画象“犀角象牙”,“乃”字的撇画顿挫有力、收笔处微钩,“史”字的撇画则颇为圆转。
草书的撇
“夏”字的撇画象“犀角象牙” | “乃”字的撇画顿挫有力、收笔处微钩 | “史”字的撇画则颇为圆转 |
捺
草书的捺画变化较多,如下图中“激”字的捺为捺点,“交”字的撇与捺使转连成一笔,收笔是方形,“之”字的捺打笔出锋,三个字的捺画笔法姿态各异。
草书的捺
“激”字的捺为捺点 | “交”字的撇与捺使转连成一笔,收笔是方形 | “之”字的捺打笔出锋 |
挑
草书的挑画有时变为挑点,如下图中“脱”字;有时挑笔明显,如下图中“矜”字;有时挑画与其他笔画相连,失去了单独挑画的特征,如下图中“物”“体”“干”的挑画。
草书的挑
“脱”字的挑画变为挑点 | “矜”字挑笔较为明显 | “物”字的挑画 | “体”字的挑画 | “干”字的挑画 |
钩
草书的钩画更见笔法精神,往往圆转,有时省略。如下图中,“乖”“同”字的钩画都是竖钩,但尖圆不一;“处”字的钩画为横钩;“风”“究”二字的钩画为背抛钩,此种钩的幅度宜大,才显得风流潇洒。
草书的钩
“乖”的钩画是竖钩,尖圆不一 | “同”字钩画更加圆转 | “处”字的横钩 | “风”“究”的背抛钩 |
转折
笔画转折处,呈方形的叫作“折”,呈圆形的叫作“转”。一般来说,草书纯方折较少,多用圆转,以求圆融流畅之势。下图中“南”字的转折为转,“周”字的转折为折,“图”字的转折是转中带折。明末张瑞图写草书爱用方折,也别具一格。
草书的转、折
“南”字的转折为转 | “周”字的转折为折 | “图”字的转折是转中带折 |
结构
相较楷书而言,草书结构的总体特点,是点画删繁就简,行笔牵引流动。但草书结体的自由度很大,在具体的作品中,草书的结构并不统一,往往是因势利导,变化多端,千姿百态。草书结字有的是从篆、隶中来,有的符合楷、行之法,有的是草书特有的结字方法,称“草法”。草法约定俗成,有一定的规律。从总体来说,草书结构除受“草法”约束外,还可归纳出如下几个特点。
简约至上
草书在结构上追求简约,常常是以点代画,或用一点代数点、数画,或用一画代数画。为达到“流而畅”的要求,草书字的部首、偏旁甚至整个字都可以省简,而代之以约定俗成的“符号”,不同的偏旁部首往往可用同一种相近的“符号”来代替,被称作“互借”。草书化繁为简有规律可循,其笔画虽省,但笔意犹存。
53种草书偏旁部首
欹侧取势
草书的结构往往每个字的重心并不平衡,而是或左欹或右侧,字形或大或小,或开或闭,或伸或缩,或扁或长,极尽变化之能事。但草书常常是两三个字连成一气书写,如果把上下左右的字结合起来看、整行来看、整篇来看,则有跳跃参差、气足势全之美。
游丝牵绕
草书的点画大多弯曲,行笔常上翻下转,左右牵绕,所以点画多不笔直,有时因为牵绕而出现或大或小的圆圈。狂草有时一笔连书数字,字字连属,圆圈交错,难分彼此。草书用牵丝萦带来达到形随势生,狂草中“欹侧”“牵线”常被适度的夸张,从而产生新奇、险绝的效果。
章法
章法,又叫“布白”,就是整幅作品的谋篇布局。相较于篆、隶、楷书章法的有规矩可循,草书的章法则因人、因时、因创作情境的不同,而随机性较大,从形式上可分为“有行无列”和“无行无列”两大类。整体上说,草书布白的原则和特色,是疏中有密、密中有疏,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它本于自然、贵在自然,追求一幅作品在整体上的匀称、平衡与和谐,是书法家的精神气质及审美意趣的视觉呈现。
气势连贯,血脉不断
气脉贯通是草书章法的基本原则。草书的气脉贯通,在上下字相接上,有多种形式,一是字字独立,上下两字间笔势若断还连,整篇气势相贯、血脉相通,如王羲之《十七帖》、怀素《小草千字文》等;二是字与字之间笔势相连,较多使用牵丝承接,如王献之《中秋帖》、怀素《自叙帖》等;三是牵丝被夸张使用,甚至“借上字之末(笔)为下字之始(笔)”,使上下字相并连属,形成连绵不断的体势,这种方法多见于狂草。以上三种形式,在一件作品中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出现。
大小错综,聚散开合
一般来说,章草中字形大小的变化颇小,今草中字形大小的变化颇为显著,狂草则夸张使用字形大小变化的方法,形成大小错综的强烈对比。草书在一行之中,字形的开合聚散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字形展开,显得散朗多姿,字形收合则显得神聚紧敛;在通篇之中,笔势轻重所形成的字形时大时小、时开时合,会造成疏密、虚实、黑白等强烈对比,给人以字大者似近、字小者似远的视觉感受。草书字形的大小错综、聚散开合,如老翁携幼孙同行,虽然长短参差不一,但通篇浑然一气。
行间疏密,虚实互现
章草有的既有行距,又有字距,如皇象《急就章》;有的有行距而无字距,如索靖《出师颂》。今草大都有行距、无字距,如王羲之《十七帖》,也有既无行距也无字距的,如徐渭《草书轴》。狂草的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常常融为一体,大多是既无行距,也无字距,有行距者较为少见。
错落生姿,奇正相生
“尚险”是草书章法的重要特点,草书追求“险绝”,也追求平正,在平正中寓险绝,在险绝中寓平正。草书结体有其不稳定性的一面,常通过上下字的大小参差、左欹右侧、长短伸缩、笔画粗细、或疏或密等,来达到通篇错落生姿、奇正相生的动态平衡。
类型
编辑草书的类型划分,学术界大体上有三种意见:一是认为草书有章草、今草两种基本类型,把狂草视为今草的一种特殊形态;二是认为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三种基本类型,并又称狂草为“大草”、今草为“小草”;三是认为有章草、今草、大草三种基本类型,把今草称作“小草”,而将狂草视为“大草”的一种特殊形态。
章草
章草形成于西汉中晚期,是隶书的快写体,其名称的由来有五种说法:因汉章帝创始而得名说;因汉章帝爱好而得名说;因用于章奏而得名说;因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作《急就章》而得名说;“章草”的“章”与“章楷”的“章”同义说,也即是“章程书”的“章”。前四说多有附会、臆测的成分或不符合史实,近人多主张第五种说法,即“章草”是因为比“今草”书写更有“规矩”而得名。
章草的基本特征,一是不连,二是有波磔。也就是,它比隶书笔画简省、结构简单,一字之内的笔画有勾连,两字之间的笔画则绝不相连;体势稍扁、笔画圆转,而且收笔常带有隶书燕尾的波脚。章草盛行于东汉和两晋,隋唐时衰落,元明时复兴,到清代乏人问津,至民国又产生了专攻章草的名家。
今草
今草是魏晋时期由章草逐渐演变而来。在点画上,它对章草的笔画又加以简化与合并,改掉了章草带有的隶意的波磔,行笔更加圆转,一字之内和上下字之间有更多的牵丝萦带。在字形上,它多因袭章草,但将章草的字字独立改变为上下字连笔书写,将章草结体的多取横式改为多取纵势,同时采用偏旁相互假借,从而使书写的连续性大大增强,具有更加简约、流畅、洒脱的特征。
狂草
唐代张旭、怀素从今草中演化出狂草。狂草又称“大草”,与相应被称作“小草”的今草相比,在结体上更趋简省,而且不计较各字的大小是否匀称,笔势疾走、恣意奔放,往往一笔连绵数字;在章法上追求气脉贯通、流畅自然的书写节奏与气势。狂草的艺术感染力更加强烈,开拓了草书艺术的新境界,但也将草书的实用性几近丧失。
代表人物与作品
编辑皇象《急就章》
皇象,生卒年不详,字休明,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三国时吴国著名的书法家。松江本《急就章》(学者启功认为应叫《急就篇》),明代叶梦得用摹本勒石,明正统四年(1439年)杨政依据叶刻拓本复刊之于上海松江,故称松江本,相传书者为皇象。
此帖是传世最早的章草范本,在章草法则上有独一无二的权威性。其特点,一是笔笔交待,字字独立。用笔干净利落,起、行、转、收交待得很清楚;一字之内有牵丝连带,上下字之间不相连属。二是燕尾主笔,静中求动。整体结构沉着平正,因有较多隶书燕尾波挑的点画,在静中寓有动势。三是气息简古,章草正宗。风格质朴淳厚,气息简洁古雅,有闲雅从容之态,和今草形成鲜明对比。
三国吴皇象“松江本”《急就章》(局部),现藏上海松江博物錧
王羲之《十七帖》
王羲之(321-379,一作303-361),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东晋书法家,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十七帖》是唐贞观年间集王羲之草书信札的汇本,因首帖开头有“十七”二字而得名。后墨本失佚,有多种刻本传世,其中唐“弘文馆本”(又称“敕字本”)为善本。此帖收录有王书赫赫有名的作品,历代评价极高。
该帖特点,一是草用楷法、决不苟且。就像是写楷书,笔画提按转折的来龙去脉交待得十分明确。二是点画扎实、字形天然。用笔不激不励,超逸优游,所以行笔的流畅连带不是很强,但点画扎实,笔意流动。字形方圆长短大小兼备,极尽变化之能事,却又字字生龙活虎、字字天然。三是欹侧反正、气势连贯。结体曲中求直、欹中求正,字势愈倾侧愈平衡,加上笔笔呼应、承上启下,点画虽有断处,但笔意相连。
王羲之《十七帖》局部
智永《真草千字文》
智永,生卒年不详,陈隋时人,王羲之七世孙,字法极,人称“永禅师”。《真草千字文》真、草同书,墨迹本现存日本;另有两种刻本,一为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的薛嗣昌刻本(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一为南宋《群玉堂帖》四十行残本,明代都穆《寓意编》称其“优人神品,为天下法书第一”。
该帖的特点,一是笔法精熟。自始至终笔劲墨丰,一丝不苟,精神饱满。二是结字紧密。结字中宫紧收,虽有大、小、长、短、宽、窄之变化,但都能收束紧密。三是字势圆融。用笔多取圆转,故字形字势也显圆转,和呈方形的楷书形成一动一静的对比。四是行气平和。字与字之间基本上不相连,字的大小区别不大,但因字取圆势,并不显得呆板,仍跌宕生姿。
智永《真草千字文》宋拓本
孙过庭《书谱》
孙过庭,生卒不详,唐代书法家,字虔礼(一作名虔礼、字过庭),自署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一作陈留(今河南开封)人,一作富阳(今浙江杭州)人。《书谱》为草书墨迹手卷,又名《书谱序》,是孙过庭于唐垂拱三年(687年)撰文并书,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书谱》不仅是草书经典范本,也是古典书论名著。
本帖特点,一是笔法精熟。全卷以圆笔为主,兼用方笔,正锋侧锋并施,尤其是在中锋和侧锋的交替方面,表现得极为出色。二是字势奔放。全卷结字随着书者情绪的改变而或大或小、或伸或缩、或开或合、或正或斜,充满了草书的运动美。三是草法纯正。本帖上承东晋“二王”草书正脉,用笔多变、点画到位,结体奇变自然、纯正古雅,是用来参悟“二王”等晋人草法的中介,颇有价值。
孙过庭《书谱》宋拓本
张旭《肚痛帖》
张旭,生卒年不详,字伯高,吴郡昆山(今江苏昆山)人,唐代书法家,曾任金吾长史,又称“张长史”。《肚痛帖》,宋代碑刻,草书6行、30字,张旭狂草代表作,《陕西金石志》《西安碑林全集》有著录,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该帖疑似是张旭肚痛时自诊的一纸医案,文为“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如何为计,非冷哉(一说“非临床”)”。行笔时而浓墨粗笔、沉稳遒迈,时而细笔如丝、连绵直下,在粗与细、轻与重、虚与实、断与连、疏与密、开与合、狂与正之间回环往复,无拘无束,气势连贯,浑然天成。
张旭《肚痛帖》
怀素《自叙帖》
怀素,生卒年不详,俗姓钱,字藏真,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唐代僧人、书法家。《自叙帖》作于唐大历十二年(777年),是怀素草书代表作,内容为自述习书经历、经验及士大夫对其书法的品评,首六行缺损,传为宋代苏舜钦补书,现藏中国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帖为纸本,162行、698字。用细笔劲毫写大字,多用中锋,点画互相呼应,运笔上下翻转、忽左忽右,其中有疾有缓、有轻有重,极有动感;笔画纯净明朗、圆润劲健,笔势圆转活脱,墨气温润动人,结体富有变化,布白参差错落。宋代《宣和书谱》称其“字字飞动,圆转之妙,宛若有神”。
怀素《自叙帖》
黄庭坚《诸上座帖》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宋代诗人、书法家。《诸上座帖》是黄庭坚为友人李任道所录写的五代金陵僧人文益的《语录》,全文都是佛家禅语;纸本手卷,92行草书,为黄庭坚晚年草书的代表作。
此帖师法怀素狂草,笔意纵横,气势苍浑雄伟,字法奇宕,如马脱缰,无所拘束,尤其能显示出书者悬腕摄锋运笔的高超书艺。在《语录》后黄氏又作大字行楷书自识一则,结字内紧外松,出笔长而遒劲有力,一波三折,气势开张,一卷书法兼备二体,相互映衬,尤为罕见。
黄庭坚《诸上座帖》
鲜于枢《论草书帖》
鲜于枢(1256-1302),字伯机,号困学山民、寄直老人,大都(今北京)人,元代书法家,与赵孟頫齐名,并称“二雄”。《论草书帖》,纸本墨迹,文8行,内容为:“张长史、怀素、高闲皆名善草书。长史颠逸,时出法度之外。怀素守法特多古意。高闲用笔粗,十得六七耳。至山谷乃大坏,不可复理。”
此帖纯用晋人笔法,古穆浑厚,气韵高雅。笔法间颇多《十七帖》《苦笋帖》的意味,技巧动作的表达精致、细腻,而笔势通达,骨力特胜。此帖代表了鲜于枢草书风格两大范型中的之一,即追求古典、法度谨严、落笔不苟、笔意淳厚、结体古雅,是其存世诸帖中的精品。
鲜于枢《论草书帖》
祝允明《自书诗卷》
祝允明(1461-1527),字希哲,号枝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工诗文,擅书法。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明代“吴中四才子”。《自书诗卷》,纸本草书,抄录诗词五首,共71行400余字,现藏南京博物院。
该帖是祝允明晚年得意之作,笔法精熟,恣肆奇隽,圆转自然,于随意挥洒中自有规矩可循,行笔随势而变,大起大落,信手自然,透露出一种雄强、恣肆、奇逸、豪迈之气。
祝允明《自书诗卷》
董其昌《草书七绝诗轴》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翁、思白,别署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谥文敏,明代著名书法家。
《草书七绝诗轴》书唐代张籍《与贾岛闲游》七言诗,诗文为“水北原南野草新,雪消风暖不生尘。城中车马知无数,能解闲行有几人”,与原诗作有出入。该帖金笺、草书,纵145.1厘米、横34.7厘米,行中夹草、融合自然,行笔流畅、风格洒脱,是董其昌晚年草书代表作。
董其昌草书《七绝诗轴》
王铎《自书诗卷》
王铎(1592-1652),字觉斯,又字觉之,号嵩樵、石樵、十樵、痴樵、雪山,河南孟津人。明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明亡后仕清,官至礼部尚书,谥文安。诗文书画皆有成就,尤以书法见称。
《自书诗卷》,纸本,纵26.9厘米、横166厘米,书自作诗六首,笔势连绵,字间虽连带不多,但笔断意连,行气贯通,运笔流畅。此卷为王铎中年时所书,恰是其书风形成时期,故颇具苍郁雄畅之风,属王氏中年时期之典型作品。
王铎《自书诗卷》
林散之《论书绝句》
林散之(1898-1989),别署散耳、江上老人等,江苏江浦人。其草书善用长锋羊毫,挥写时纯用中锋,笔势劲拔、方圆并济,尤其是将绘画中的墨理成功地运用于草书艺术中,扩展了书法的表现手法,有“当代草圣”之称。
《论书绝句》是林散之“古稀变法”之后的草书代表作之一,文为“笔从曲处还求真,意到圆时更觉方。此语我曾不自吝,搅翻池水便钟王”,抒写的是自己的学书心得。此帖中锋与侧锋、藏锋与露锋、疾与涩、方与圆等兼施并用,在奔放中见法度,通篇意态纵横,笔墨淋漓,神采飞扬。
林散之《草书诗轴》
价值与影响
编辑价值
实用价值
草书是适应实用的需要而产生的。章草的笔画较隶书大为简省,书写比较便利;今草通过进一步省并笔画,改掉隶意笔势、增加连笔和圆转、变字形的横式为纵式等,比章草更利于快写,以简便易行之笔、书简化省略之形,草书大大提高了汉字的书写效率。因为它的实用性,草书一般会在非官方的、非郑重的或迫于某种情势需要的场合,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如用于起草草稿、撰写尺牍(信札)或政务繁忙、军务紧急情势下的公文往来等。因此,旧时代的文人不管对草书喜欢与否,都得熟悉它,并在一定场合使用它。
草书在实用中也有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一是它不适用于所有的场合。书写政令、奏章,参加考试,勒石碑刻等,一般用篆、隶、楷等正体,而不用草书。历史上,汉代杜度用草书写奏章,是帝王的特许;唐朝时也有用行草书作碑铭的(如《晋祠铭》《升仙太子碑》等),是李世民、武则天的喜好,都属于特例。二是它在学习和识读上存在障碍。草书的草法虽有一定的规范,但也有纷杂的变化,难以解决提高书写效率与保障易学、易识之间的矛盾。草书的这些局限性,限制了它的实用价值。
草书中有些字的草法完全符号化,不易识读
审美价值
汉代草书家的出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草书功用的转变,表明草书不但已成为公开的、合法的字体,并且从实用领域进入到了审美领域,草书作品成为了珍贵的艺术品。至明代,出现了巨幅立轴草书作品,而且中堂、斗方、对联、折扇、册页等草书作品也一应俱全,草书的审美价值大为凸显。到了文字处理信息化的今天,草书的审美价值已经远远超越了它的实用价值。“他书法多于意,草书意多于法”,展示奇异之意象、外化主体之精神,这是草书在审美中的主要价值表现。草书的审美价值,让它具有了对人的美育功能。
文化价值
书法文化受到时代社会状况和文化心理的制约,又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文化心理。从草书风格流变看,汉代的古拙与质朴、东晋的妍媚与冷逸、盛唐的充实与豪放、明末的压抑与浪漫,无不在代表人物的草书作品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研究草书文化,对于了解中国文化发展史大有裨益。此外,中国大量的古代文献是用草书或行草写成的,古代书画作品的款识、题记、诗文、跋尾往往也是草书,不熟悉草书就无法欣赏、研究这些艺术品,故而学习、掌握草书也是人们必要的文化修养。
草书未能像隶书取代篆书那样取代隶书成为主要的字体,但它简省笔画结构,推进了汉字的简化。近代以来,汉字改革者对草书的重视不断提高,1933年,钱玄同向“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提交《搜采固有而较适用的简体字案》,强调简体字的来源要有章草、行草和今草。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下发《汉字简化方案》,公布了第一批简化字(俗称“一简字”,1977年公布的“二简字”后来被废止)。“一简字”对汉字进行简化的方法,就包括“草书直接楷化”和“采用草书部件更换楷书部件”等。
影响
中国影响
从书体演变的角度看,广义的草书先于广义的正书出现。五大书体之间也并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相互影响发展的,不少草书的形体被行书和楷书吸收。从书法艺术的角度看,草书在中国书法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是最具表现性与抒情性的一种书体,历来受到人们高度的的重视。有史以来,无一首咏赞楷书之诗,而仅《全唐诗》就有57首诗中有咏赞草书的诗句。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自古以来书法家中有“草圣”之誉,而无“篆圣”“隶圣”“楷圣”之说,并认为“观人于书,莫如观其行草”。书法家潘伯鹰在《中国书法简论》中认为,以书法的艺术与技术来论,草书是最高境界;学习书法如果不能以草书胜人,终不能算作最卓绝的书法家。在现代历届的书法展览中,草书作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也说明草书的影响之大和长盛不衰。
域外影响
中国书法拥有世界性的影响力,尤其在东亚文化史上影响深远。以日本为例,不仅日本书法源自于中国,日本的表音文字“片假名”与“平假名”也来源于汉字书体。在奈良时代,日本开始创造本民族文字,大伴家持于759年用汉字编成和歌集《万叶集》,所用汉字不用来表意,只用来标示日语的读音,被称为“万叶假名”(“名”即是“字”,“假名”即是借来的文字)。平安时期,“万叶假名”在简化过程中脱离了汉字的字形,发展出“片假名”与“平假名”。“片”意为简省笔画、“平”意为圆转平滑,“片假名”是日语的楷书字母,主要切取自楷书汉字的一部分;“平假名”是日语的草书字母,多采用草书汉字的一部分或是整个草体汉字。此外,日本的“假名书法”,也是从中国草书艺术中吸取的营养。在西方,先锋画派中有画家曾宣称自己的作品深受中国草书的影响。
相关研究著作
编辑书(文)名 | 作 者 | 简 介 |
草书势 | (汉代)崔瑗 | 本文是中国流传至今的第一篇书法论文,讲述了书法的起源、草书产生的社会原因、作者自己对于草书的审美感受(可见于杨成寅主编的《中国历代书法理论评注》等书) |
非草书 | (汉代)赵壹 | 本文论述了对草书实用性和艺术性辩证关系的理解,揭示了草书产生的必然性和草书的某些审美特征(可见于杨成寅主编的《中国历代书法理论评注》等书) |
四体书势 | (西晋)卫恒 | 本文叙述了古文、篆书、隶书、草书等书体的起源、变化发展,并记述了与文字、书法有关的佚事(可见于《晋书·卫恒传》、杨成寅主编的《中国历代书法理论评注》等书) |
草书势 | (西晋)索靖 | 《晋书·索靖传》中称其为《草书状》,用骈文论述草书流变(另可见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出版的陈滞冬《中国书法学论著提要》等书) |
草书赋 | (西晋)杨泉 | 本文用四、六字韵语论述草书源流和特色,对研究晋代草书有参考价值(可见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出版的陈滞冬《中国书法学论著提要》等书) |
采古来能书人名 | (南朝)羊欣 | 本文评论了上起秦李斯、下至东晋的四十余位书家的书法艺术,关注了人物的个性品格与书法艺术之间的联系(可见于黄山书社1990年出版的王镇远《中国书法理论史》等书) |
草书状 | (南朝)萧衍 | 本文着重叙述草书的流变,主要从美学意义上概括了草书的特性(可见于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陈乐平《行草艺术通讲》等书) |
书谱 | (唐代)孙过庭 | 一部文、书俱佳的书法学论著,回顾了钟、张及“二王”的书法成就和不同书风,总结了书法学习与创作的规律(可见中华书局2012年版本) |
书断 | (唐代)张怀瓘 | 共三卷,上卷列古文、大篆、瘤文、小篆、八分、隶书、章草、行书、飞白、草书,各述其源流,系之以赞,末为总论一篇。以下录行书、草书、章草三节(可见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版本) |
草诀百韵歌 | (明代)韩道亨 | 本文以五言韵文总结了草书点画和结体的某些规律(可见1986年北京文物出版社版本) |
书概 | (清代)刘熙载 | 《书概》是作者《艺概》中的一部分,论述书体源流变化及各种书体特点,尤其推崇草书;认为碑、帖各有所长;在书法美学观上,主张“不工”即反对流俗(可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本) |
古代字体论稿 | (当代)启功 | 北京文物出版社1964年初版。对各种字体的名实关系、发展规律等进行了全面考察 |
文字学概要 | (当代)裘锡圭 |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再版。论述了汉字的形成、发展、性质、形体演变以及汉字的整理和简化等内容 |
草书流变研究 | (当代)李永忠 | 广州南方出版社2009出版。以草书性质和功用为切入点,分析有关草书现象,阐述草书起源、形成、流传、发展和草书的划分等 |
中国草书艺术史 | (当代)田旭中 | 四川美术出版社2012年出版。对两千多年来中国汉字草书书法家的流派、传承关系和风格特点作了详细介绍 |
草书通鉴 | (当代)司惠国等 | 北京蓝天出版社2012出版。主要从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代等几部分介绍草书及其技法 |
行草艺术通讲 | (当代)沈乐平 |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阐述行草书基本知识和历代名家名帖 |
延伸阅读
编辑草书书体术语
草书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约定俗成的、广为人们所使用的字体概念,如草、草书、章草、今草等,也出现了一些使用范围较窄、含义较为模糊的概念,它们或是草书的代称,或指称独具特色的草书书写派别。
小草与大草
小草与大草是相互对应的一组草书书体论术语,概念不够严谨,只是部分地反映了书写事实。小草之名起于宋代,《宣和书谱》将怀素晚年所作草书《千字文》名之为《小草千字文》,以区别于怀素其他类型的草书。后世沿用小草一词,指今草中形体较小、笔画虽然省略但比较容易识读的一类草书;大草则指今草中形体较大、笔画比小草简省、体势更加放纵、不易识读的一类。清代鲁一贞、张廷相《玉燕楼书法一则》称汉末张芝草书中笔画连环钩锁、神化无穷的作品,谓之大草。清代冯班《钝吟书要》称应该向王献之学草书(小草),向王羲之学大草,学习狂草则学张旭不如学怀素。
半草与全草
半草与全草作为相互对应的一组草书书体论术语,最早见于南朝宋宗炳对“九体书”的论述。他从缣素书(楷书)到全草罗列了九种书体,认为半草是居于稿书(行草书)和全草之间的书体。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一·广知》所列的“百体书”中有半草书、草书,而无全草书,是视“全草书”为“草书”。唐代李嗣真在《书后品·逸品五人》中认为王献之擅长草书、行书、半草,但在具体论述中对“半草”无只言片语。全草的涵义较为明确,是指草化得比较彻底的、纯粹的草书,相比之下, 半草的涵义就难以界定,即便如宗炳所说在行草书与草书之间有半草的存在,在创作实践上也难以把握。
独草与连绵草
独草与连绵草是用于区分上下字之间不同连断关系的草书概念。独草指形体不相连属、单字基本独立的草书;连绵草又称连绵书,与独草相对应,是指多字环写的草书。宋代姜夔《续书谱·草书》说:“唐以前多是‘独草’,不过两字属连。累数十字而不断,号日‘连绵’‘游丝’,此虽出于古人,不足为奇,更成大病。”宋代朱长文《墨池编·卷十·续书断下》说:“吕向字子回,章草、隶峻巧,又能一笔环写百字,若萦发然,世号‘连绵书’。”独草与连绵草字面上涵义明确,但用来区分一件具体作品则存在障碍。
游丝草(书)
游丝草又称游丝书,草书书体论术语之一,是指笔画细如游丝、连绵环绕的草书。历史上除了宋代吴说据称擅长游丝书之外,尚未见到其他游丝书书家。元代郑杓、刘有定《衍极并注》称“游丝草”来源于张芝的“一笔书”。有学者认为游丝草近乎游戏之作,启功则认为游丝草“草法更能探笔髓”,并评价吴说所书《王介甫诗卷》:“纯用笔尖,宛转作联绵大草,此非故意炫奇,实怀素《自叙》之更进一步。”
散草(飞草)
散草,草书书体论术语之一,又称飞草,是指用散卓笔创作的草书,代表书法家是宋代的蔡襄。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说:“古人以散笔作隶书,谓之‘散隶’。近岁蔡君谟又以散笔作草书,谓之‘散草’,或曰‘飞草’,其法皆生于飞白,亦自成一家。”指出了散草与飞白书的关系。元代郑杓、刘有定《衍极并注》说:“初,蔡邕待诏鸿都门,见役人以垩帚成字,悦而作飞白书。君谟祖述,以散笔作草,谓之‘散草’,亦曰‘飞草’,自言每落笔为飞草,但觉烟云龙蛇,随手运转,奔腾上下,殊可骇愕。”
注释
编辑展开[a]
东汉崔瑗《草书势》说草书“应时谕指,用于卒迫”,认为它是在仓促紧迫的情势下为及时传递信息而采用的书写方式。东汉赵壹《非草书》说秦末战事不断,军情战报需要加急传送,所以用草书来快速撰写公文。
[b]
学术界一般认为草隶是广义的草书,仍属于隶书体系,如学者王薳(1884-1944)认为草隶是草书(章草)的“胚胎”,郭绍虞(1893-1984)认为草隶是章草的前身,裘锡圭(1935-)认为草隶不属于狭义的草书。
[c]
“杀字甚安而书体微瘦”:写字收笔很稳,字体有点瘦。杀字,又称杀笔,指收笔。
[d]
“甚得笔势而结字小疏”:行笔很有气势,结字稍微稀松。结字,又称结体,指书法中对字的间架结构的安排。
[e]
关于今草的“创始人”,古人观点各不相同,近代以来,或认为是汉末张芝所创(如郭绍虞等);或认为是东晋王羲之所创(如唐兰等);或认为张芝的“一笔书”是今草的草创,卫瓘采用张芝之法作草藁是今草的发展,王羲之参考行书,对卫瓘的草藁加以改造,确立了今草的书体规范。朱天曙《中国书法史》认为,今草萌生于汉末对章草的快写之中;启功《启功丛稿》认为,传世的西晋陆机的《平复帖》是由章草向今草过渡的草书;裘锡圭认可南齐王僧虔《论书》和宋欧阳询《与杨驸马书章草千文批后》的说法,认为对于今草的正式形成,王羲之起了很大作用。
[f]
三国草书名家,主要有皇象、曹操(《书断》说他“尤工章草,雄逸绝伦”)、韦诞、卫觊、卫臻、虞松、杜畿等。西晋草书名家,主要有卫瓘、索靖、张华、卫恒、杜预、陆机、陆云等。东晋草书名家,主要有王廙、王羲之、王献之、谢安、庾亮、庾翼、郗愔等。南北朝草书名家,主要有南朝孔琳之、羊欣、薄绍之、谢灵运、王昙首、萧思话、王僧虔、智永等。
[g]
内撅:书法用语,相对于“外拓”。内撅,是指多以中锋敛锋运笔,点画挺拔,以骨力取胜;外拓,是指多以侧锋运笔,笔意开张,以气势取胜。
[h]
宋代陈思《书苑菁华》引唐代蔡希综《法书论》称:“章草兴于汉章帝。”
[i]
唐代韦续纂《五十六种书》称:“章草书,汉齐相杜伯度援稿所作。因章帝所好,名焉。”
[j]
唐代张怀璀《书断》载:后汉北海敬王刘穆受明帝命,草书尺牍十余首。至建初中,杜度善草,见称于章帝,上贵其迹,诏使草书上事。魏文帝亦令刘广通草书上事。盖因章奏,后世谓之章草。
[k]
唐张怀璀《书断》引王情说:“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隶体,兼书之,汉俗简惰,渐以行之是也。”
[l]
比如近人多认为史游“一人以一书创一体”并不可信,只说明他在章草形成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影响。
[m]
如王薳认为“章”是指有“章法”;启功认为“章”有“条理” “法则”“明显”的意思,汉代草书得名“章草”是由于它的条理和法则的性质比较强烈,也因此具有了合乎章程、用于章奏的资格。
[n]
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他书法多于意,草书意多于法。故不善言草者,意 法相害;善言草者,意法相成。”“法”就是法度,“意”就是意趣、意味。草书意多于法,也就是说相对于法度而言,草书更重在意趣、意味。
[o]
元代郑杓、刘有定《衍极并注》说:“一笔书,张芝临池所制,其倚伏,有循环之势。后世又有游丝草者,盖此书之巧也。”
百科词条作者:小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pedia.cn/25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