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智能历史
编辑“环境智能化”的概念最迟在 1972 年就已提出,当时斯坦尼斯拉夫·莱姆在《科幻小说与未来学》中证实了这一概念,并在未来学小说《原地检测》中详细阐述了这一概念。
1998 年,Palo Alto Ventures 的 Eli Zelkha 和 Brian Epstein 与 Simon Birrell 一起创造了“环境智能”一词,作为飞利浦董事会委托的一系列演讲和研讨会的一部分,旨在探讨 2020 年之前电子产品市场的发展前景。开发环境智能概念的工作组包括 Eli Zelkha、Brian Epstein、Simon Birrell、Doug Randall 和 Clark Dodsworth。在随后的几年中,这一概念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999 年,飞利浦加入了一个由工业公司组成的国际联盟,参与了麻省理工学院旨在开发 21 世纪计算机技术的“氧气”项目。2000 年,飞利浦为一个名为家庭实验室(HomeLab)的单位制定了可行性研究和运营计划,专门从事环境智能研究。家庭实验室于 2002 年 4 月 24 日正式启用。
除飞利浦公司外,其他组织也对环境智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欧盟委员会根据信息社会与技术咨询小组的建议,将这一领域的工作纳入了 2002-2006 年第六个研究与技术开发框架计划,预算为 37 亿欧元。在随后的几年里,欧盟委员会发起了其他几项重大的 AmI 计划。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Fraunhofer Society)也就 AmI 的各个方面启动了几个项目,包括多媒体、微电子器件设计和增强现实。麻省理工学院在其媒体实验室部门成立了一个环境智能研究小组。加拿大、西班牙、法国和荷兰正在开展 AmI 研究项目。2004 年,举办了第一届欧洲环境智能研讨会,此后定期举办有关环境智能各个方面的会议。
环境智能可采用的技术
编辑塑造环境智能可采用多种技术,包括:
- 低功耗蓝牙
- RFID
- 植入式微芯片
- 传感器
- 软件代理
- 纳米技术
- 生物识别
商业模式
编辑根据欧盟委员会信息社会与技术咨询小组的意见,环境智能技术和产品可用于以下细分市场:
- 工业、商业或社会应用的初级利基市场,这些市场需要先进的界面来支持人类在快速变化或特殊环境中的表现;
- 初创企业和分拆企业——确定潜在的新服务需求,然后实施新服务;
- 进入门槛较低的大众需求细分市场,同时提供大规模定制服务;
- 通过为最终用户提供免费服务来吸引目标受众,通过广告或提供附加服务或商品来支付费用;
- 自给自足——以大型在线用户社区为基础,以奖励或近乎零成本的方式提供信息。
社会政治方面
编辑根据欧盟委员会信息社会与技术咨询小组的说法,环境智能将通过创造以下机会得到社会认可:
- 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 面向合作和文化发展;
- 传播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质量和消费者选择;
- 建立信任和自信;
- 有助于个人、社会和环境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 简单,易于普通用户控制。
相关批评
编辑莱姆在《原地检测》一书中也详细论述了环境智能发展阶段的伦理影响。1998 年的演讲之后,这一概念招致了许多研究人员和公众人物的批评。特别是 D. Wright、S. Gutwirth 和 M. Friedewald 等人在《环境智能世界中的安全措施》一书中指出,环境智能的个性化、环境依赖、主动行动等特点引起了人们对可能产生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后果的担忧,特别是在隐私领域。如果环境智能用于工作,则不一定会侵犯个人隐私,但如果被第三方用于其他目的,则可能导致隐私权的丧失。
对环境智能概念的批评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形成一种超现实环境,在这种环境中,虚拟物体与真实物体没有区别。一些专业研究团体和志愿团体目前正在探讨环境智能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
百科词条作者:0064,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pedia.cn/37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