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目(学名:Araneae),是节肢动物门蛛形纲动物。至2023年,蜘蛛目下有132科,4257属,49712种,474亚种。蜘蛛体长小的不及3毫米,大的可达60~110毫米。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之间有细的腹柄相连。通常有8个单眼,排成2~4行。有1对螯肢、1对触肢和4对步足。腹部后端有纺器、筛器。颜色多样。
演化
编辑尽管蜘蛛的化石记录很贫乏,但也从化石中发现了近1000种蜘蛛。因为蜘蛛的身体相当柔软,所以绝大多数蜘蛛化石被发现时都保存在琥珀中。已知最古老的含有节肢动物化石的琥珀可以追溯到1.3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除了非常详细地保存蜘蛛的解剖结构外,琥珀碎片还显示了蜘蛛交配、杀死猎物、产丝以及照顾后代的过程;少数琥珀保存了蜘蛛的卵囊和网,偶尔还有猎物附着;早期的蜘蛛化石来自一些矿床,因为矿床的环境条件比较适合保存动物柔软的组织结构。
已知最古老的完全陆生的蛛形纲动物是 trigonotarbid paleotarbus jerami,生活在大约4.2亿年前的志留纪时期,它有一个三角形的头胸和分节的腹部,还有八条腿和一对须肢。来自3.86亿年前泥盆纪时期的 Attercopus fibriunguis,其具有已知最早的吐丝器,因此在被发现时被认为是一种蜘蛛。截至2011年,已知最大的蜘蛛化石是侏罗纪时期的 Nephila jurassica,约1.65亿年前,记录于中国内蒙古道火沟。来自2.99亿年前晚石炭世的 palethele montceauensis 有五个吐丝器。尽管2.99亿至2.51亿年前的二叠纪时期飞行昆虫迅速多样化,但这一时期的蜘蛛化石却很少。
现代蜘蛛的主要种类最早出现在两亿年前的三叠纪。一些三叠纪的变型蛛似乎是六蛛科(Hexathelidae)的成员,其现代成员包括悉尼漏斗网蜘蛛(Sydney funnel-web spider),它们的吐丝器适合构建漏斗形的网来捕捉跳跃的昆虫。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有大量蜘蛛化石,其中包括许多现代蜘蛛科的代表。
分类
编辑蜘蛛目是节肢动物门蛛形纲中的一个较大的类群。蛛形纲下还有伪蝎目(Pseudoscorpiones)、盲蛛目(Opiliones)、须脚目(Pedipalpida)和蜱螨目(Acarina)等,而蜘蛛目与这些近似目的最大区别是:头胸部与腹部之间有细的腹柄,同时腹部不分节,末端有纺器。
在1880年以前,蜘蛛的分类是依据其生活方式而分为:管栖蛛(Tubitelae)、圆网蛛(Oebitelae)、跳跃蛛(Saltigradae)和疾行蛛(Citigradae)。后来,依据严格的两歧型特征进行分类,例如,按照2爪或3爪,筛器的有或无,直螯或横螯,一或两对书肺来划分类群。在不同层次的分类阶元都有建立在祖征基础上的类群,例如,较高层次的分类阶元有三爪类(Tetrapneumonae)(蜘蛛3爪为原始特征)、筛器类(Cribellatae)(在新蜘下目中有筛器是原始的类群)、四肺类(Tetrapneumonae)(有4个书肺的蜘蛛是原始的)、直螯类(Orthognatha)(螯肢沿体纵轴前伸为原始特征)和简单生殖器类(Haplogynae)(无受精管的蜘蛛为原始的)。因而,大约半数的科以上的主要分类阶元是并系的。至2023年,蜘蛛目下有132科,4257属,49712种,474亚种。
形态特征
编辑蜘蛛体长小到大型,小的不及3毫米,大的可达60~110毫米。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之间有细的腹柄相连。
头胸部:头胸部不分节。背面有背甲;背甲的前端通常有8个单眼,排成2~4行;少数类群具6只眼、4只眼、2只眼或无眼。其中六眼幽灵蛛属(Spermophora)的6个眼分成左右2组;卵形蛛科(Oonopidae)的6个眼集中;而类石蛛科(Segestriidae)、花皮蛛科(Sevtodidae)等的眼分散;弱蛛属(Leptoneta)4眼在前,2眼在后。安蛛科(Anapidae)、球蛛科(Theridiidae)、皿蛛科(Linvphiidae)、管巢蛛科(Clubionidae)等的8眼分做前后二列,眼列近于平直或微凹;狼蛛科(Lycosidae)和盗蛛科(Pisauridae)的后眼列强后凹;猫蛛科(Oxyopidae)的前眼列强后凹,后眼列强前凹;幽灵蛛科(Pholcidae)中央2眼,后方左右各3眼。
头胸部有6对附肢:1对螯肢、1对触肢和4对步足。螯肢钳状;由螯基和螯牙两部分构成。毒腺位于螯基或头胸部,毒腺管穿过螯基、嶅爪,开口于嶅爪的背侧近顶端处。触肢6节,足状,雌、雄成体形态有别。步足在胫节和跗节之间有后跗节,共7节;步足上被有细毛,亦有刚毛或能动的刺。雄蛛触肢的跗节特化为结构复杂的触肢器,具有传递精子的功能。雌蛛通常具外雄器。
腹部:腹部由胚胎时期12节愈合而成,无步足,后端的纺器、筛器等结构系附肢特化而成。除少数原始种类的腹部背面保留分节的背板外,多数种类已无明显的分节痕迹。有一片大的胸板,胸板前方中间有下唇;可凭借胸板后端突出和不突出区分刺客蛛科(Sicariidae)和花皮蛛科(Sevtodidae)。腹柄由第1腹节演变而来。腹部多为圆形或卵圆形,而且有的生有复杂的突,背面、侧面大多密生细毛,背面除心状斑外,有叶状斑及树枝状斑等,并有各种色彩的变化。腹部末端有纺器,一般有3对,少数种类有4对、7个、2对、1对不等;其中栅蛛科(Hahniidae)6个纺器排成一列,拟平腹蛛科(Zodariidae)前纺器长,中后纺器并列,长纺蛛科(Hersilidae)后纺器特长;并且纺器前有无舌状体或有无筛器及其中部是否分离等也是一些科的区别特征之一。
颜色:在蜘蛛身上发现的色素有同色色素、胆汁素和鸟嘌呤等;在其他动物中非常常见的黑色素、类胡萝卜素和翼素却没有;在一些物种中,腿的外表皮和原体通过鞣制过程被修饰,导致呈棕色。例如,在 Micrommata virescens 中就能发现胆汁素,导致其呈绿色。鸟嘌呤是十字园蛛(Araneus diadematus)的白色斑纹的根源;在许多物种中,它是在称为鸟体细胞的特殊细胞中积累的;在 Tetragnatha,Leucauge,Argyrodes 和 Theridiosoma 等属中,鸟嘌呤使其呈现银色外观;鸟嘌呤最初是蛋白质代谢的终产物,但在蜘蛛体内鸟嘌呤的排泄可能会受到阻碍,导致鸟嘌呤的储存量增加。结构色出现在一些物种中,是由于光的衍射、散射或折射的结果,例如通过修饰的刚毛或鳞片,Argiope 的白色原体是由刚毛反射光产生的,Lycosa 和 Josa 都有修饰的角质层区域,作为光反射器。
虽然许多蜘蛛的颜色在其一生中是固定不变的,但在某些群体中,颜色可能会随着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对猎物的选择可能会改变蜘蛛的颜色,例如,如果蜘蛛吞食某些双翅目和鳞翅目成虫,那么它的腹部就会变成橙色,但如果它吞食同翅目或鳞翅目幼虫,那么它的腹部就会变成绿色。环境引起的颜色变化可能是形态上的(发生在几天内)或生理上的(几乎发生在瞬间);形态变化需要色素的合成和降解;与此相反,生理变化是通过改变含色素细胞的位置而发生的。形态颜色变化的一个例子是背景匹配,例如,Misumena vatia 可以改变它的身体颜色来匹配它所生活的环境,这使得它更难以被猎物发现。生理颜色变化的一个例子是 Cicatrosa cyrtophora,它可以在几乎瞬间将身体颜色从白色变成棕色。
蜘蛛附肢
分布栖息
编辑蜘蛛在除南极洲以外的世界各大洲都有发现。除了空中和海上外,几乎在所有栖息地都有蜘蛛的存在,如生活在农作物间、洞穴、地表、水中、树穴、山林间和苔藓中等各种环境中。例如 Conothele truncicola 栖息在森林中,在大树的树皮上筑巢。Acorigone zebraneus 的栖息地限制在潮湿的原始森林中,并在洞和树干之间的地面上建网。
沙漠中的哈氏六眼蛛(Hexophthalma hahni)
生活习性
编辑觅食行为
食性
蜘蛛为捕食性节肢动物,主要捕食小昆虫;水边的盗蛛能捕食小鱼虾,有些捕鸟蛛还有捕鸟的记载。有许多物种还以死去的节肢动物、蜘蛛网和它们自己脱落的外骨骼为食。蛛网上的花粉也可能被吃掉,研究表明,如果有机会吃花粉,小蜘蛛的生存机会就会更大。在圈养环境中,有几种蜘蛛也以香蕉、果酱、牛奶、蛋黄和香肠为食。在2008年,发现的吉卜林巴希拉蜘蛛(Bagheera kiplingi)为食草物种;全世界2500万吨蜘蛛每年要吃掉4~8亿吨猎物。
一些蜘蛛科的幼年蜘蛛以植物花蜜为食,这些蜘蛛科包括Anyphaenidae,Corinnidae,Clubionidae,Thomisidae,Salticidae。它们会故意长时间地这样做,并且在进食时定期清洁自己;这些蜘蛛也更喜欢喝糖溶液而不是清水,这表明它们在补充营养。由于许多蜘蛛是夜行性的,蜘蛛消耗花蜜的程度可能被低估了;花蜜除了含有糖分外,还含有氨基酸、脂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研究表明,食用花蜜的蜘蛛品种寿命更长。以花蜜为食可以避免与猎物搏斗的风险,以及产生毒液和消化酶的成本。
捕食
蜘蛛游走于地面、枯落叶间捕食各种小动物,或埋伏于土洞或在石缝中、枯枝落叶间结网以狩捕小动物。游猎蜘蛛主动扑向捕食对象;结网蜘蛛则以网捕食,结网蜘蛛的视力不发达,但对震动很敏感,能通过丝的震动确定捕获物的大小和位置。
蜘蛛用螯肢捕食,利用螯牙刺入捕获物,把毒液注入虫体,将其麻醉或杀死;然后,从口吐出消化液,注入猎获物的伤口,将其组织消化后,再吸入蛛体。园蛛等能在鳌肢叮咬前后,把捕获物用丝缠绕,使其不能活动或固着在网上。游猎蛛在植物高处捕食时,也有用丝缠绕猎物的。无毒腺的蜘蛛完全靠丝捆缚捕获物。少数种类营程度不等的社会生活,多只蜘蛛共有1张网,并合作捕食。
织网蜘蛛只织出小网,然后操纵它们捕捉猎物。Hyptiotes 和 Theridiosomatidae 科的蛛网会伸展,当猎物攻击它们时就会释放,但不会主动移动蛛网。Deinopidae 科的蜘蛛能编织更小的网,将蛛网伸出前两对腿之间,向前冲并推动相当于其自身长度两倍的蛛网来捕获猎物,这一举动可能会将蛛网的面积增加10倍。
乳突蛛属(Mastophora)的成熟雌性蜘蛛结网,网只由一条“梯形线”组成,并在上面巡逻。他们还用一根线做了一个波拉丝,线头是一个湿粘的大球;它们释放出类似于飞蛾的信息素的化学物质,然后向飞蛾挥动波拉丝。尽管它们错过了大约50%的捕猎机会,但它们每晚捕捉的昆虫数量与大小相似的织网蜘蛛差不多。如果它们在30分钟内没有捕捉到猎物,蜘蛛就会吃掉波拉丝,休息一会儿,然后再制造新的波拉丝。幼蛛和成年雄蛛要小得多,而且不会制造波拉丝,它们是释放出不同的信息素来吸引飞蛾,并用它们的前腿捕捉飞蛾。
原始的活板门蛛科(Liphistiidae)、Ctenizidae 科的“活板门蛛”和许多狼蛛都是潜伏在洞穴里的伏击捕食者,洞穴经常被活板门封闭,周围经常被网状的丝线包围,这些丝线可以提醒这些蜘蛛注意猎物的存在。
结网行为
蜘蛛的分类和它们结网的类型之间并没有一致关系;同一属的蜘蛛可能结网非常相似,也可能有很大的不同。蜘蛛的分类和蜘蛛丝的化学成分也没有太大的对应性。蛛网构建中的趋同进化,换句话说,就是由远亲物种使用相似的技术,是非常普遍的。在蜘蛛网中可以看到基本的径向,然后是螺旋形的序列,以及构建它们所需要的方向感,可能是从大多数蜘蛛群体的共同祖先那里继承来的。蜘蛛网的中心,也就是蜘蛛潜伏的地方,通常在中心上方,因为蜘蛛向下移动的速度比向上快。如果有一个明显的方向可以让蜘蛛撤退以避开自己的捕食者,那么轮毂通常会向那个方向偏移。
大多数蜘蛛都是结非圆网。过去认为,圆网是一种进化创新,导致了圆蛛科的多样性。然而,后来研究表明,非圆网蜘蛛是由圆网蜘蛛进化而来的一个亚类,而且非圆网蜘蛛的种类比圆网蜘蛛多40%,数量是圆网蜘蛛的四倍。水平的圆网相当常见,尽管在拦截和留住猎物方面效果较差,而且更容易受到雨水和碎片的破坏。许多研究人员提出,水平圆网具有一定的补偿优势,例如降低了受风害的脆弱性;由于天空的逆光照射,在猎物向上飞行时能见度较低;在缓慢水平飞行的情况下,圆网可以通过振动捕捉昆虫。Theridiidae 科成员编织不规则的、纠结的、三维的网,俗称蜘蛛网。有一种进化趋势是减少粘丝的使用量,导致某些物种完全没有粘丝。蜘蛛网的构造不像圆网那样刻板,可能需要几天的时间建造。
蜘蛛捕食
社群行为
一些结网的蜘蛛种类生活在一起,并表现出社会行为,尽管不像群居昆虫那样复杂;其中 Anelosimus eximius(Theridiidae科)可以形成多达5万只的群体。Anelosimus属有很强的社会性倾向;所有已知的美洲物种都是社会性的,而马达加斯加的物种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性的。群居性的捕食性蜘蛛需要保护它们的猎物不受“窃贼”的侵害,故而蜘蛛群越大越能保证。即使是同类相食的寡妇蜘蛛(Latrodectus 属),在圈养中也形成了小的群体,共用网,一起进食。
同种聚集现象
虽然绝大多数蜘蛛营独居生活,但蜘蛛的同种聚集分布亦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表现为同种个体在同一地域集中出现,说明蜘蛛具有同种聚居但不合作的行为倾向;此外,在蜘蛛生活史的早期阶段会存在一段“半共居期”,如孵化后2至3龄的低龄幼蛛期,此阶段的幼蛛在母蛛网上互相容忍而不攻击。例如 Eratigena atrica(Tegenaria atrica)的成蛛通过幼蛛体表分泌的棕榈酸和亚油酸识别其龄期,避免对群居型幼蛛产生攻击。阴暗拟隙蛛(Pireneitega luctuosa)是独居型的蜘蛛种类,但在野外有近邻栖息的习性,即它们不是在大范围内分散栖息,而是有大量个体聚集在一小块生境中。
沟通感知
嗅觉在蜘蛛类群的种内及种间信息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蜘蛛可能通过分布于步足上的化学感受器——味觉毛来识别同种或异种个体释放在环境介质中的信息化学物质,以完成信息交流。在繁殖季节,雄蛛大多离开自己的居所四处游逛,通过辨别雌蛛释放的性信息素来确定潜在的交配对象;这种性信息素主要由蛛丝(网)携带,蜘蛛体表也有。例如星豹蛛(Pardosa astrigera)和拟环纹豹蛛(P. pseudoannulata)的雄蛛可以通过识别不同种雌蛛拖丝上的化学信息物质来进行物种识别,星豹蛛雄蛛亦可通过识别同种其他个体拖丝上的性信息素,进而辨别星豹蛛的性别、日龄及生殖状态。机敏异漏斗蛛(Allagelena difficilis)雄蛛能根据雌蛛所释放化学信息物质中特有的脂肪酸含量来辨别雌蛛的生殖状态。红斑寇蛛(Latrodectus hesperus)和赤背蜘蛛(L. hasselti)的雄蛛均可以从雌蛛网上遗留的信息素获得雌蛛的饮食情况,从而选择营养充足且具潜在较高繁殖力的处女雌蛛求偶交配,进而大大增加了交配成功率。
生长繁殖
编辑蜘蛛雌雄异体,卵生,直接发育。蜘蛛目下的雄性 Tidarren 属在成熟前会截掉一个触须,然后进入成年生活时只有一个触须。在这种物种中,触须占雄性体重的20%,分离其中的一个可以提高活动能力。也门的雄性 Tidarren argo,剩下的触须会被交配的雌性扯掉;分离的触须与雌性的上生殖腺相连约4小时,并明显地继续交配;与此同时,雌性会以死去的雄性为食。在60%以上的情况下,澳大利亚的雌性红背蜘蛛在雄性触须第二次插入它的生殖器后,就会杀死并吃掉雄性;事实上,雄性的合作方式是试图将自己刺穿在雌性的牙齿上。据观察,大多数雄性红背蜘蛛从未获得交配的机会,而那些交配的雄性是以成为雌性食物的代价来增加获得后代的可能性。
在少数蜘蛛物种中,雌性似乎能够在产卵前激活休眠的精子,使它们能够迁移到受精发生的卵巢腔。唯一已知的雄性和雌性之间直接受精的例子是以色列蜘蛛(Harpactea sadistica),它进化出了创伤性授精;在这个物种中,雄性会将其触肢穿过雌性的体壁,并将精子直接注射到她的卵巢中,在那里受精卵内的胚胎会在产卵前开始发育。
蜘蛛育幼
物种保护
编辑种群现状
至2017年,Myrmarachne isolata 的全球种群数量在减少;至2018年,Brachypelma hamorii 的全球种群数量也在减少。Moggridgea rainbowi 栖息在澳大利亚,至2021年,根据已知亚群的规模和范围,全球种群数量不太可能超过1万个成熟个体,而已知地区的火灾前总数量可能约为2,000个体;在2019/2020年丛林大火季节,西部亚群都受到了影响,火灾后的调查发现它们只在未燃烧的地方出现;燃烧地区的所有已知栖息地似乎都被摧毁,即使是在低强度火灾地区,火灾可能导致全球成熟个体数量下降30%~50%;在2019~2020年火灾季节,东部亚种群没有受到火灾的影响,但位于受入侵杂草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如美国河地区数量下降。
Thomasettia seychellana 最后一次记录是在1908年;Pleorotus braueri、Stipax triangulifer 自1894年以来就没有被发现过,这三种蜘蛛被认为已经灭绝。
致危因素
蜘蛛目动物的生存主要受到人类生产生活、农业养殖业发展、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生境被破坏。例如,由于人类活动(城市化、农业活动)造成的生境丧失正在导致科利马州各地的 Brachypelma hamorii 数量减少,原因是人类发展大幅扩大,特别是在低洼沿海地区;它们的自然栖息地被联邦公路细分开,阻碍了种群传播,也是雄性蜘蛛在交配季节高死亡率的原因。2019~2020年的火灾导致生境破碎,促进植物霉菌的传播和入侵杂草的繁殖,减少了 Moggridgea rainbowi 的栖息地;大多数已知的亚种群都是沿海的,洪水的增加和河岸侵蚀是对它们的主要威胁。
保护级别
蜘蛛目中的许多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例如:列为“无危(LC)等级”的 Myrmarachne isolata;列为“近危(NT)等级”的 Clitaetra thisbe、Brachypelma verdezi;列为“易危(VU)”等级的 Brachypelma hamorii;列为“濒危(EN)”等级的 Moggridgea rainbowi;列为“极度濒危(CR)”等级的 Zephyrarchaea austini;还有灭绝(EX)的物种有 Thomasettia seychellana、Pleorotus braueri、Stipax triangulifer。
蜘蛛目中有多种被列入2023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包括墨西哥灰捕鸟蛛(Aphonopelma pallidum)、短尾蛛属所有种(Brachypelma spp.)、饰纹捕鸟蛛属所有种(Poecilotheria spp.)、狭长缎尾蛛(Sericopelma angustum)、球缎尾蛛(Sericopelma embrithes)、乌蛛属所有种(Tliltocatl spp.)、多色加勒比蛛(Caribena versicolor)。
蜘蛛目中还有多种被中国列入2021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包括捕鸟蛛科(Theraphosidae)和海南塞勒蛛(Cyriopagopus hainanus)。
蜘蛛目中也有多种被中国列入2023年《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包括捕鸟蛛科(Theraphosidae)和施氏塞勒蛛(Cyriopagopus schmidti)。
保护措施
Myrmarachne isolata 受圣赫勒拿岛2016年环境保护法令的保护,并受2016~2021年圣赫勒拿岛无脊椎动物保护战略的保护。在一些保护区,如火山内瓦多德科利马国家公园和马南特兰生物圈保护区,都在保护 Brachypelma hamorii。一些 Moggridgea rainbowi 亚种群位于保护区内,包括西河荒野保护区,但这些亚种群也受到入侵杂草的影响,需要在保护区内改善生境管理。
主要价值
编辑生态价值
蜘蛛是农林昆虫的主要天敌之一,有些种类个体数量大食量大,生活稳定,能捕食大量的农林害虫,在对自然界食物链的维护和对生态平衡的维护方面均占有重要地位。蜘蛛在田间控制害虫的作用是很可观的,如以每亩插禾25000蔸,每蔸有飞虱、叶蝉5~10头计算,每亩就有125000~250000头,已达到化学防治的指标,但只要每蔸有蜘蛛1~2头,经2~4天即可将害虫降到每蔸禾1~2头,这样就可以不必施用农药。它们还对直接参与有机物分解的土壤动物类群有一定的调控作用,是生态系统中“碎屑食物链”的二级分解者。
由于蜘蛛目高度的物种丰富性和食肉性,在陆地生态系统中,蜘蛛常被用来作为生物防治的主要生物类群;这些特性也使得其成为比较不同环境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和评估生物多样性被干扰程度的理想指示物种。
研究价值
蜘蛛毒素以其分泌功能、生理特性、捕食行为及潜在的应用价值,在生物和人类医学研究中占重要地位。例如蜘蛛毒液比传统杀虫剂污染更少,因为它们对昆虫有致命性,但绝大多数对脊椎动物无害,如澳大利亚漏斗网蜘蛛,世界上大多数害虫都没有机会对其毒液产生免疫力,而漏斗网蜘蛛在圈养状态下茁壮成长,很容易"挤出毒素"。可通过基因工程改造产生蜘蛛毒素的基因,将其转化为感染棉铃虫等物种的病毒,从而针对特定害虫。
主要危害
编辑尽管人们普遍害怕蜘蛛,但只有少数几种蜘蛛对人类是危险的。在20世纪大约有100人死于蜘蛛叮咬。许多蜘蛛咬伤病例可能是错误诊断,这使检查治疗真正蜘蛛咬伤的有效性变得更加困难。2016年发表的一篇综述同意这一结论,显示在134篇发表的假设为蜘蛛咬伤的医学案例研究中,有78%的研究不符合验证蜘蛛咬伤的必要条件。在报告被咬次数最多的两个属中,Loxosceles 和 Latrodectus,90%以上的报告没有证实是蜘蛛咬伤。即使已经进行了验证,也往往缺乏治疗及其效果的细节。
相关文化
编辑蜘蛛最惊人的本领是尾部能分泌黏液,凝成细丝,织成十分精巧的网络,用来捕食昆虫。中国宋代大诗人杨万里曾说:“网罗最巧是蛛丝。”西方数学家甚至在蛛网上发现了“对数螺线”之类的几何学规律。这种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自然之巧”曾给远古先民以极大的启发,蜘蛛的文化象征意蕴主要便由此生发而来。
图腾崇拜
蜘蛛织网的神奇本领及其织成的精巧的网络,在原始先民的眼中充满了神秘色彩,并进而引发了虔诚的崇拜。他们由蜘蛛织网,进而推想到蜘蛛也能织出天地万物。因此,在许多民族的神话和传说中,蜘蛛都充当了创世神、图腾神和文化英雄的角色。如在西非的一些居民的心目中阿南思,即蜘蛛,准备了制作最初的人类的材料,创造了太阳、月亮和星星。随后,天上的神尼阿美将生气吹进人体。蜘蛛则继续完成它在人和神之间联络调解的作用;作为传播文明的英雄,它还为人类带来了粮食和锄头。密克罗尼西亚的神话奉蜘蛛王纳罗为万物之首,创世的神。
吉祥象征
在中国古代的俗信观念中,蜘蛛是一种具有吉祥意义的小虫,蜘蛛的出现被认为是喜事将临的征兆。这种“蜘蛛占喜”的先兆观念至迟在汉代就已形成。“蜘蛛集而百事喜”即属于“小既有征”的瑞应,也就是普通人世俗生活中的祥瑞之征。这种观念流传很广,《广五行记》亦云:“蜘蛛集于军中及人家有喜事。
代表物种
编辑蜘蛛种类丰富,生活范围广,其生活方式基本上可分为游猎型和定居型,游猎型无永久住所,定居型有结网的也有挖洞穴居的;除各种结网的蜘蛛外,也有不结网的类型(如游猎型)。蜘蛛的纺器有抽丝布网、营巢、筑穴、织卵囊、捕飞虫的作用,幼体还可随风飘游空中,滑航扩散。
常见的蜘蛛有管巢蛛(Clubiona)、拉土蛛(Latouchina)、蝇虎(Menemerus)、球腹蛛(Theridum)、漏斗网蛛(Agelena)和壁钱(Uroctea)等。还有二纺蛛总科(Palpimanoidea)的蜘蛛具有“食蛛性”,专性或偏好捕食其他蜘蛛,并演化出了特殊的适应性结构,如头区向上强烈延伸、螯肢延长、背甲和第一对步足表皮增厚、第一对步足膨大等。
一种管巢蛛属蜘蛛
参考资料
编辑展开[1]张巍巍著. 凝固的时空 琥珀中的昆虫及其他无脊椎动物[M].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7.06: 58-59. (2)
[2]Araneae.COL. [2023-07-23].
[3]Araneae.i.cnredlist. [2023-07-23].
[4]尹长民, 彭贤锦, 颜享梅等编著. 湖南动物志 蜘蛛类 上[M].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03: 7-8. (2)
[5]苟光前, 魏鲁明, 谢双喜主编, 吴安康, 付晓林, 赵明书副主编. 贵州麻阳河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M]. 贵阳: 贵州科技出版社, 2017.07: 475.
[6]Oxford G, "Evolution and Ecology of Spider Coloration"[J]. 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 1998[2023-07-23].
[7]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 [2023-07-23].
[8]Selden P, "A review of the fossil record of spiders (Araneae)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Africa, and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men from the Triassic Molteno Formation of South Africa"[J]. African Invertebrates, 2009[2023-07-23].
[9]Dunlop, Jason A. "How many species of fossil arachnids are there?"[J]. The Journal of Arachnology, 2008[2023-07-23].
[10]Penney D, "Spinning with the dinosaurs: the fossil record of spiders"[J]. Geology Today, 2007[2023-07-23].
[11]Dunlop J, "A replacement name for the trigonotarbid arachnid Eotarbus Dunlop"[J]. Palaeontology, 1999[2023-07-23].
[12]Vollrath F, "The Role of Behavior in the Evolution of Spiders, Silks, and Webs"[J].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2007[2023-07-23].
[13]Selden P, "A golden orb-weaver spider(Araneae: Nephilidae: Nephila)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China"[J]. Biology Letters, 2011[2023-07-23].
[14]Selden P, "Fossil mesothele spiders"[J]. Nature, 1996[2023-07-23].
[15]廖崇惠, 李健雄著. 华南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森林土壤动物群落生态[M]. 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9.11: 31-32. (2)
[16]宋大祥. 蜘蛛目的系统分类和演化[J].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2023-07-23].
[17]石进著. 长江中下游地区常见森林昆虫与蜘蛛[M]. 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2008.11: 187.
[18]Gillespie, Rosemary G. "Diet-Induced Color Change in the Hawaiian Happy-Face Spider Theridion grallator, (Araneae, Theridiidae)"[J]. The Journal of Arachnology., 1989[2023-07-23].
[19]Defrize J, "Background colour matching by a crab spider in the field: a community sensory ecology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2010[2023-07-23].
[20]Conothele truncicola.iucnredlist. [2023-08-09].
[21]Acorigone zebraneus.iucnredlist. [2023-08-09].
[22]Jackson R, "Jumping spiders (Araneae: Salticidae) that feed on nectar"[J]. J. Zool. Lond, 2001[2023-07-23].
[23]Meehan, Christopher J. "Herbivory in a spider through exploitation of an ant–plant mutualism"[J]. Current Biology, 2009[2023-07-23].
[24]Nyffeler, Martin, Birkhofer, Klaus. "An estimated 400–800 million tons of prey are annually killed by the global spider community"[J]. The Science of Nature, 2017: 30. [2023-07-23].
[25]Coddington, J. "Web manipulation and two stereotyped attack behaviors in the ogre-faced spider Deinopis spinosus Marx (Araneae, Deinopidae)"[J]. Journal of Arachnology, 1987[2023-07-23].
[26]Eberhard W, "Aggressive Chemical Mimicry by a Bolas Spider"[J]. Science, 1977: 1173. [2023-07-23].
[27]Eberhard W, (Araneae)"[J]. Psyche, 1980[2023-07-23].
[28]Yeargan K, "Adult male bolas spiders retain juvenile hunting tactics"[J]. Oecologia, 1997[2023-07-23].
[29]Coddington J,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of Spiders (Araneae)"[J]. Annu. Rev. Ecol. Syst, 1991[2023-07-23].
[30]Eberhard W, "Function and Phylogeny of Spider Webs"[J].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 1990[2023-07-23].
[31]Agnarsson I, "Morphological phylogeny of cobweb spiders and their relatives (Araneae, Araneoidea, Theridiidae)"[J].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04[2023-07-23].
[32]Vollrath F, "Eusociality and extraordinary sex ratios in the spider Anelosimus eximius (Araneae: Theridiidae)"[J]. Behavioral Ecology and Sociobiology, 1986[2023-07-23].
[33]Agnarsson I, "Madagascar: an unexpected hotspot of social Anelosimus spider diversity (Araneae: Theridiidae)"[J]. Systematic Entomology, 2005[2023-07-23].
[34]Cangialosi K, "Social spider defense against kleptoparasitism"[J]. Behavioral Ecology and Sociobiology, 1990[2023-07-23].
[35]Bertani R, "Sociable widow spiders? Evidence of subsociality in LatrodectusWalckenaer, 1805 (Araneae, Theridiidae)"[J]. Journal of Ethology, 2008[2023-07-23].
[36]陈志武, 刘继贺, 刘科科, 徐湘, 肖宜安, 肖永红. 蛛网和蛛体挥发物诱导的阴暗拟隙蛛(蜘蛛目:漏斗蛛科)种内选择偏好行为[J]. 动物学杂志, 2019[2023-07-23].
[37]王国秀, 闫云君, 周善义主编. 动物学[M].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9.01: 165-166. (2)
[38]Knoflach B, nov (Araneae: Theridiidae) and its exceptional copulatory behaviour: emasculation, male palpal organ as a mating plug and sexual cannibalism"[J]. Journal of Zoology, 2001[2023-07-23].
[39]Andrade, Maydianne C. "Risky mate search and male self-sacrifice in redback spiders"[J]. Behavioral Ecology, 2003[2023-07-23].
[40]HIROHUMI SUZUKI. Koch)[J]. Invertebrate Reproduction & Development, 1995[2023-07-23].
[41]Matthias Burger, Peter Michalik, Werner Graber, Alain Jacob, Wolfgang Nentwig, andChristian Kropf1. Complex Genital System of a Haplogyne Spider (Arachnida, Araneae, Tetrablemmidae) Indicates Internal Fertilization and Full Female Control Over Transferred Sperm[J]. JOURNAL OF MORPHOLOGY, 2006[2023-07-23].
[42]Matthias Burger.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in three species of goblin spiders (Arachnida: Araneae: Oonopidae)[J]. Invertebrate Biology, 2011: 148-160. [2023-07-23].
[43]Rezác M. "The spider Harpactea sadistica: co-evolution of traumatic insemination and complex female genital morphology in spiders"[J]. Proc. Biol. Sci, 2009[2023-07-23].
[44]Myrmarachne isolata.iucnredlist. [2023-07-23].
[45]Brachypelma hamorii.iucnredlist. [2023-07-23].
[46]Moggridgea rainbowi.iucnredlist. [2023-07-23].
[47]Thomasettia seychellana.iucnredlist. [2023-07-23].
[48]Pleorotus braueri.iucnredlist. [2023-07-23].
[49]Stipax triangulifer.iucnredlist. [2023-07-23].
[50]CITES.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 [2023-07-23].
[51]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 [2023-07-23].
[52]宋大祥, 尚进文. 蜘蛛的习性及其在农业中的作用[J]. 生物学通报, 1982[2023-07-23].
[53]Spider Venom Could Yield Eco-Friendly Insecticides.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US). [2023-07-23].
[54]Vetter, Richard S. "Medical Aspects of Spider Bites"[J]. 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 2008[2023-07-23].
[55]Diaz J, "The Global Epidemiology, Syndromic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Spider Bites"[J]. American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and Hygiene, 2004[2023-07-23].
[56]Nishioka S, "Misdiagnosis of brown recluse spider bite"[J]. Western Journal of Medicine, 2001[2023-07-23].
[57]Isbister G, "Spider mythology across the world"[J]. Western Journal of Medicine, 2001[2023-07-23].
[58]Stuber, Marielle & Nentwig, Wolfgang. "How informative are case studies of spider bites in the medical literature?"[J]. Toxicon, 2016[2023-07-23].
[59]姚立江, 潘兰香著. 人文动物 动物符号与中国文化[M].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07: 116~118、120. (4)
[60]郭向博, 任东. 二纺蛛总科(蜘蛛目:新蛛下目)蜘蛛化石研究进展[J]. 地质论评, 2022[2023-07-23].
百科词条作者:小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pedia.cn/67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