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物种简介
粘米,又称白米,是稻米经过精制后的一种米。由于在加工过程中经过精磨、去掉大米外层部分等程序,粘米的营养价值要低于其它粗制米。
物种简介
编辑粘米,一般的工具书不载。从《新华字典》到《辞源》,载录的乃是粳米、糯米、籼米。
籼米的“籼”,《辞源》记作“癓”,释义为:稻之粘性小而早熟者曰癓。《新华字典》则释义为:水稻的一种,米粒细而长。两个释义风马牛不相及。
对于粳米和糯米,这两种工具书的释义一致,以《新华字典》为例———粳稻,稻的一种,米不粘。糯稻,稻的一种,米富于粘性。
我们经常说着、天天吃着的“粘米”,却恰恰跟“富于粘性”的糯米相对立,是一种“不粘的米”!
对此,早在明代中叶,伟大的药物学家和植物分类学家李时珍就为世人提供了准确答案,他在《本草纲目》中如是写道:“占城稻,种自占城国,故谓之‘占’。”
对李时珍的经典指引,需加诠释。
虽说水稻栽培在中国源远流长,但直至北宋初年,在岭南以北的广大地区,水稻品种不佳,产量不高,一年一造,因而晚熟。宋真宗祥符四年(1011年),作为当时中国粮食主要产区的江苏、浙江、两淮遭逢大旱,水稻歉收,民心浮动,惊动朝廷。真宗堪称明君,听说福建普遍种植种子来自占城国的水稻,该种水稻一年两造、早熟、耐旱、高产,当即派员从福建调运其种三万斛至江、浙、淮,大力推广。至明代,这一水稻品种成了全国性的主流品种,汉语遂出现“占城米”或“占米”的专称,坊间为标明这个“占”字的属性,为它配上表意的形旁“米”,该种米是为“粘米”!
“粘米”本是粳米的一种,但正因为它成了主流品种,这个口语词在日常生活中便取粳米而代之。故而,“粘米”的“粘”作为坊间俗字,跟“粘糊”的“粘”含义完全不同。
“粘米”的发源地占城,是曾存于今天越南南部的一个古国,17世纪末被北部的交趾所灭。
由此可知,“粘米”的“粘”,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汉语外来词。
时至今日,对于粳米、糯米、籼米、粘米这4个词的汉语英译,似乎尚未规范。
百科词条作者:小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pedia.cn/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