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派

编辑
本词条由“小小编” 建档。
右派又称右翼,源自于法国大革命时期,在1792年的国民公会上,当时代表激进势力的雅各宾派议员坐在议席的左侧,而代表贵族阶级保守势力的吉伦特派坐在右侧。之后的立法会,将坐在右侧,支持旧制度的君主制的人称为右派。右翼又称右派,源自于法国大革命时期,在1792年的国民公会上,当时代表激进势力的雅各宾派议员坐在议席的左侧,而代表贵族阶级保守势力的吉伦特派坐在右侧。之后的立法会,将坐在右侧,支持旧制度的君主...

右派又称右翼,源自于法国大革命时期,在1792年的国民公会上,当时代表激进势力的雅各宾派议员坐在议席的左侧,而代表贵族阶级保守势力的吉伦特派坐在右侧。之后的立法会,将坐在右侧,支持旧制度的君主制的人称为右派。

定义

编辑

右翼又称右派,源自于法国大革命时期,在1792年的国民公会上,当时代表激进势力的雅各宾派议员坐在议席的左侧,而代表贵族阶级保守势力的吉伦特派坐在右侧。之后的立法会,将坐在右侧,支持旧制度的君主制的人称为右派。

概念提出

编辑

右派概念最早起源于法国大革命时期,那时候在制宪会议上辩论时,以资产阶级、城市平民、工人和广大农民为代表的第三阶层坐在左侧,而以贵族和教士为代表的第一二阶层坐在右侧,于是人们将提倡改革的一派称为左派,维护旧体系,反对改革的一派称为右派。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从这一含义中引申为右派即资产阶级,左派即无产阶级。

主要内容

编辑

“左”“右”的概念起源于法国大革命。1791年的法国制宪议会上,激进的革命党人都坐在议会的左边,而温和派的保王党人都坐在议会的右边,从此“左”、“右”就具有了政治指标的意义。从其原初意义看,“左”主张激进变革和革命、主张剥夺世袭特权;“右”主张温和的渐变,主张保持旧的传统与权力。经过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的洗礼,这种政治上的“左”“右”概念,行整个欧洲,各自形成了深厚的政治、思想传统。比如以对法国大革命的评价划界,支持者通常被称之为“左”,反对者被称之为“右”。旧政权和旧秩序的维护者被视为革命的对象,是政治上的“右”派。欧洲在拿破仑战败后成立的“神圣同盟”通常被认为是右翼政治势力的复辟和结盟。

政治

在政治主张上,右派主张尽可能保留旧政权和旧秩序,即使承认变革,也只是承认循序渐进的温和变革,而坚决反对彻底推翻旧政权的革命。从法国大革命以降,“左”“右”各自代表激进和保守,这一点一直没有改变,也能在两百多年来的世界历史中得到印证。

经济

在经济领域,右派强调最大限度地保障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运行,反对政府对市场任何形式的干预。在右派政治家眼中,政府无法解决经济问题,政府本身的存在往往就是问题所在。因此,右派主张政府应尽可能缩小规模,仅扮演类似“守夜人”的角色,避免过度干涉市场机制。

民族主义

与左派相反,右派基本上都是民族主义者、爱国主义者、地方主义者。右派认为国家主权高于国际法则,民族国家不能为了国际原则而牺牲本国利益。鹰派或强硬派基本都是右派,美国的里根总统和英国的撒切尔首相是右翼鹰派的典型代表。为了国家利益,为了消灭国际邪恶势力而不惜发动对外战争通常是右翼政治家的选择。

宗教

右翼宗教团体倾向于坚守传统的道德观念和宗教教义,比如反对同性婚姻、堕胎合法化、以及某些性别身份和性取向议题。对于保守派而言,进步思潮关于种族、堕胎、枪支管制、同性婚姻、移民和难民等议题的态度,打破了美国社会道德的基础——基督教传统价值观。于是“觉醒”几乎成为保守派人士所反对的一切的代名词。

实践演变

编辑

在法国大革命之后,右翼通常指那些支持君主制、贵族特权、教会权威以及传统的社会秩序的力量。他们倾向于经济自由市场、私有财产保护、有限政府以及保守的社会价值观。在19世纪和20世纪,保守主义右翼在许多国家里发展成维护现有制度、强调法律与秩序、稳健财政政策和国家主权的政治力量。他们通常反对激进的社会变革,比如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运动所提倡的阶级斗争和公有化。自20世纪后期起,特别是在撒切尔夫人和里根时期的新自由主义浪潮中,他们在经济上是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的市场原教旨主义,推行放松控制、私有化、自由化的经济政策。但在政治上,在涉及国家,民族、种族、家庭、伦理道德、文化价值观念方面是保守主义的。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一些右翼力量转变为民族主义甚至极端民族主义,强调民族认同、文化纯洁性和严格的移民控制。例如,法国国民阵线及其后续的国民联盟,以及美国的部分民粹主义右翼群体。21世纪以来,全球多地出现了结合反建制情绪、排外情绪和民粹主义诉求的右翼政治运动,它们批判精英统治,强调大众意志,有时表现为对全球主义和多边机构的抵制,并可能涉及种族主义、性别歧视以及其他形式的身份政治,以反对自由主义语境下的“政治正确”、反对开放社会的“多元平等”原则为特征,主张向民族、传统、宗教的回归与转向。西欧极右翼思潮影响力越来越大,极右翼政党的力量增强。极右翼思潮的核心主张是反对外来移民、反对全球化、反对欧洲一体化。近年来,极右翼政党在欧洲大选中表现十分强劲,对主流政党体制形成了严峻挑战。极右翼政党的迅速崛起,给欧洲各国的政治稳定带来了挑战,对欧洲一体化进程造成了负面影响,导致工人运动出现右翼化。

分支

编辑

极右翼

极右翼是指政治立场位于政治光谱最右端的人士或组织,通常主张极端保守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和威权主义。在20世纪,极右翼的代表意识形态是法西斯主义和纳粹主义,它们在意大利、德国、日本等国家掌握政权,推行种族主义、军国主义和侵略战争,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法西斯和纳粹的失败使得极右翼在战后一度衰落,进入“冬眠状态”,但并未完全消失。冷战时期,极右翼在一些国家出现复苏,最典型的当属美国的麦卡锡主义。这些极右翼运动或政府通常与西方反共阵营有所联系,反对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镇压人权和民主,支持自由市场和军事干预。进入21世纪,由于受到全球化、移民、恐怖主义、经济危机等因素的影响,极右翼在全球范围内再次崛起。一些极右翼政党或团体利用民粹主义、民族主义、仇外主义、反精英主义等口号,吸引了一部分不满现状的选民,开始在政坛崭露头角。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如英国的脱欧派、法国的国民阵线、德国的选择党、日本的右翼团体等。由于极右翼势力强大,越来越多的国家的执政党不得不打破禁忌,和极右翼政党合作组阁。

右派

极右翼代表阿根廷总统米莱

中右势力

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是中右势力里根和撒切尔夫人推行经济新自由主义,即放松管制、私有化和自由化。但在国家、民族、种族、家庭、伦理道德和文化价值上,他们坚守保守主义立场。上世纪30年代,西欧保守主义政党曾与法西斯合作。2000年,奥地利海德尔的新保守主义与右翼民粹主义联合执政模式开始显现,如今意大利、丹麦、挪威等国也在效仿,其他国家也渐趋此方向。

右翼民粹主义

右翼民粹主义是合法的,虽然它比保守主义更右一些,但同新旧法西斯还不一样。法西斯就是赤裸裸地要推翻民主制度,右翼民粹主义还是要在民主范围内活动,利用议会民主制选举上台,可以叫它“合法的法西斯主义”。 

右派代表

编辑

代表性人物

特朗普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所代表的共和党是右翼政党,也叫保守党派。

右派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

哈维尔·米莱

阿根廷总统米莱宣扬极右文化马克思主义阴谋论,坚持无政府资本主义哲学,由于米莱发表的争议观点与他激进的保守经济和社会政策,他被认为是一个右翼民粹主义者。

右派

阿根廷总统哈维尔·米莱

莫迪

2023年12月3日,印度总理莫迪领导的右翼执政党人民党在关键地区选举中获胜,为莫迪于2024年竞选其第三任期扫除了障碍,也预示着印度教民族主义成为印度政治中心议题。

右派

印度总理莫迪

撒切尔夫人

1975年,英国,撒切尔夫人成为保守党的新领袖。1979年,撒切尔夫人领导的保守党取得决定性胜利,彻底终结了英国的福利国家体制。

右派

撒切尔夫人

埃德蒙·伯克

《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的作者埃德蒙·伯克,一般就被视为保守主义或现代右翼思想的奠基人。

罗纳德·威尔逊·里根

美国前总统里根是右翼鹰派的典型代表。里根奉请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弗里德曼为政府经济顾问,积极贯彻市场至上、高度私有化、福利个人化等思想,否定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成为了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高徒”和强力推行者。里根奉行的新自由主义改革方案,主要采取了以下改革措施:私有化、控制货币供应量、削减社会福利开支、降低富人的个人所得税。具体地说包括,主张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大力倡导自由经营,实施增加利率、降低直接收入税、提高间接收入税、缩减公用事业开支、削弱工会权力等改革措施,极力要在英美社会形成一个高度私有化、市场化的自由主义经济体系

右派

美国前总统里根

各国右派

法国

共和党作为法国传统的右翼大党,可以称得上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第五创始人夏尔·戴高乐(Charles de Gaulle)将军的直系弟子。戴高乐将军于1946年因为第四共和国宪法继续沿用了第三共和国的议会制,使得国家政治成为“政党间的政治游戏”从而出走法国政坛,宣布引退。而在这之后不久,他本人就发现如果想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也需要有足够的政治力量,继而于1947年创立了“法国人民集合”(Rassemblement du peuple français),作为自己的“传声筒”。尽管在此之后戴派政党的组织与名称几经重组与变革,时至今日戴派政党依旧是法国政坛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日本

日本右翼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别。狭义的日本右翼是指右翼团体,开展恐怖、暴力活动的带有黑社会色彩的法人组织,二战后,尤其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主要采用街头宣传车宣传右翼政治主张的活动方式,一般被称为“街宣右翼”“行动右翼”;广义的日本右翼是指右翼思潮,即具有极端民族主义和“天皇制”国体观的社会势力,以及日本政治势力中的保守政党极端派。狭义而言的日本右翼团体数量并不多,处于日本警察部门监管之下,影响力有限。广义而言的日本右翼思潮势力人数多、影响大,与政治势力结合紧密。

韩国

韩国右派保守阵营最大的政党是未来统合党。2020年9月2日,未来统合党决定将党名更名为“国民力量党”,也就意味着自2020年2月以来合并保守阵营而诞生的“未来统合党”这一名称,时隔7个月停止使用。

葡萄牙

截至2019年,葡萄牙在共和国议会中拥有席位的主要党派有社会民主党(中间偏右),社会党(中间偏右),CDS-人民党(中间偏右至右翼)、葡萄牙共产党(左翼)、生态主义绿党(左翼)、左翼集团(左翼)。

美国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所代表的共和党是右翼政党,也叫保守党派。2022年6月24日,美国最高法院以5比4的投票结果,推翻了近半个世纪前在联邦层面确立堕胎权的判例“罗诉韦德案”,这意味着女性堕胎权将不再受美国宪法保护。以基督教福音派和天主教为代表的美国宗教保守势力在美国关于堕胎问题的争议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964年亚利桑那州联邦参议员巴里·戈德华特的总统竞选历程标志着美国保守主义运动的崛起,他在党内初选中对代表自由派的纽约州州长纳尔逊·洛克菲勒的胜利,代表着两派力量在共和党内部的此消彼长,为1980年罗纳德·里根成功当选总统奠定了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共和党内的保守主义开始发生变化,强调宗教与社会保守价值观念的势力逐渐占据上风。美国前总统里根在他签署堕胎法案近十年后,公开宣称该法案是个错误,妇女只有在遭受性侵、乱伦或有死亡危险时才可进行堕胎。在个人观念之外,宗教保守势力对共和党日益增强的影响与控制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共和党政客转向反对堕胎。得到宗教保守组织背书和支持的候选人有更大的胜选机会,作为回报,同时也是为了确保未来能继续胜选,当选的共和党政客乐于推行宗教保守组织的社会主张,反堕胎从此成为共和党政治纲领的组成部分。

德国

近年来,右翼风潮蔓延席卷整个欧洲,就连战后一直被视为反击右翼民粹 的大本营的德国也未能幸免。尤 其是2013年成立的德国右翼民粹政党德国选择党(AFD)的迅猛发展最为引人瞩目。德国右翼民粹主义的历史发展明显以二战结束为界碑,战前德国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核心发起国,同时孕育了左右翼民粹思想,尤其是极端右翼的纳粹主义,其种族灭绝和反人类罪行震撼全球,促使战后德国政府深刻反思并全面禁止纳粹活动,同时对极右翼组织采取坚决压制措施,以防其死灰复燃。然而,受战后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变革及国际关系的影响,右翼民粹主义力量并未完全消失,反而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演变起伏不定,有时甚至达到猖獗[jué]程度。战后的德国右翼民粹主义复苏,突出表现为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这些政党构成了德国民粹主义中的一个影响力巨大的“政党式”表达形态。此类右翼民粹主义强烈抵制主流精英主义及其道德化政治观,视精英阶层为脱离民众、傲慢冷漠的知识分子、官僚和技术专家,以及漠视民意、崇尚权力与金钱的集权主义者。他们指控精英腐朽、虚伪、自私、怯懦和无情,不相信普通民众有能力明智决策,从而把自己塑造为“唯一真正代表人民”的角色,并标榜自身的纯洁性和道德优势,指责对手皆腐败或道德败坏,故不能反映人民的真正利益。右翼民粹主义者倾向于强调实际生活经验和本土传统智慧的重要性,排斥现代怀疑主义的影响,声称只有如此才能直接触及到未经曲解的真理和现实。他们将自己的理念包装为“真实”且“健康”的常识,并借此集结民众反抗当前体制,涵盖反精英、反建制等诸多诉求。此外,右翼民粹者还常通过贬低其他族群以强化自身阵营的身份认同感,他们自称是守护民族和国家核心价值的唯一堡垒,特别是在保守派选民认为传统政党无法有效捍卫基本价值观时,这部分选民便会转投右翼民粹主义政党。这类右翼民粹主义通常展现较为激进的一面,敢于挑战语言禁忌,使用具有高度情绪煽动性的口号来吸引支持者。

英国

保守党(英语:Conservative Party),正式名称是保守与统一党(Conservative and Unionist Party),俗称托利党(Tory Party),是英国中间偏右政党,也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政党。以下议院所占议席数计算,保守党是目前英国下院第一大党。1979年5月赢得大选后,作为保守党领袖的撒切尔夫人,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强硬姿态坚定地反对共产主义,并向与其意识形态比较接近、在1980年赢得美国总统大选的罗纳德·威尔逊·里根主动示好。她与里根联手,再加上当时坚决反对共产主义的罗马教皇保罗二世、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联邦德国总理赫尔·科尔等,一起构筑起一道坚决对抗共产主义的“保守主义”战线。作为一种英国现代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主要派别,新自由主义大力宣扬资本主义、市场自由等的普遍性,极力维护资产阶级个人自由、资本主义私有制度,坚决反对社会主义和公有制。宣扬市场至上、高度私有化等理论的新自由主义既是一种经济形态,更是一整套以“华盛顿共识”为代表的意识形态体系。在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奥地利裔英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等人的思想理论影响下,撒切尔夫人从政后一直积极宣扬市场至上和高度私有化等理论,成为一名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崇拜者和大力推行者。

以色列

2020年3月5日,以色列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的议会选举最终结果显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领导的右翼政党利库德集团获得36个席位,成为以色列新一届议会第一大党。利库德集团的基本意识形态是自由资本主义和极端犹太民族主义的结合,其主要支持者来自蓝领的赛法拉迪犹太人和现代犹太教正统派。主要主张是:反对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坚持与阿拉伯国家进行没有先决条件的谈判,但不同巴解组织谈判;主张吸收世界各地的犹太移民,反对撤出约旦河西岸,认为两岸都是以色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久的首都”;主张私人资本自由竞争,反对国家干预,建立自由、公正、消灭贫困的社会;主张发展经济,改善环境和提高生活水平。在议会外设有统一的组织和中央领导机构,其成员组织均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其最高权力机构是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为党代会闭幕期间的最高领导机构,由1300人组成。

影响和评价

编辑

随着左派逐渐向右派靠拢,右派则愈发极端化,甚至滑向极右翼。原本为新自由主义提供合法性基础的新保守主义,起初主要强调保守的道德价值观,如文化民族主义、道德正确性、基督教家庭价值观以及反堕胎议题。然而,当这些保守观念在政治舞台上稳固立足后,更为极端的声音开始获得发声空间。从保守道德到民粹主义,甚至法西斯主义,新保守主义在与新自由主义结盟的过程中,其内核在短短四十年间迅速变质,背离了西方世界历来所尊重的保守主义精神。民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等新保守主义观念,一味强调敌我之分,忽视了信任、安全和尊重的价值。他们煽动民众情绪,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新自由主义与新保守主义结合的政治意识形态,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威胁。若民粹主义上台执政,其推行的政治议题和公共政策,很可能侵害每个人的基本权利,进而对世界和平构成危害。因此,我们必须警惕并抵制这种极端化趋势,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与世界的和平安宁。

标志

编辑

多数民主国家习惯以红色代表自由主义或社会主义左派政党(如英国工党),以蓝色代表的保守主义右派政党(如英国保守党),但在美国则相反。

百科词条作者:小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pedia.cn/350101/

(67)
词条目录
  1. 定义
  2. 概念提出
  3. 主要内容
  4. 政治
  5. 经济
  6. 民族主义
  7. 宗教
  8. 实践演变
  9. 分支
  10. 极右翼
  11. 中右势力
  12. 右翼民粹主义
  13. 右派代表
  14. 代表性人物
  15. 特朗普
  16. 哈维尔·米莱
  17. 莫迪
  18. 撒切尔夫人
  19. 埃德蒙·伯克
  20. 罗纳德·威尔逊·里根
  21. 各国右派
  22. 法国
  23. 日本
  24. 韩国
  25. 葡萄牙
  26. 美国
  27. 德国
  28. 英国
  29. 以色列
  30. 影响和评价
  31. 标志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